“2024年亚洲青壮年价值观调查”这项横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及新马的大型网络问卷调查发现,新加坡18岁至45岁的青壮年不仅拒绝“躺平”,冒险精神以及运用智慧科技的信心也最强,整体上对生活、工作的态度最积极。
这项调查由中国台湾《远见杂志》民意研究中心、新加坡《联合早报》、马来西亚《星洲日报》,以及中国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新闻与社会研究所合作进行,1月8日联合发布调查结果。
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不一、物价高涨加重生活负担,以及人工智能科技迅速发展,青壮年面对就业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未来。这项调查希望反映各地青壮年在生活、工作、社会中的价值观,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进一步窥探年轻人对迈向未来、实践梦想过程的想法。
调查在2023年11月至12月间进行,共收到近6600份反馈。其中3307份来自中国大陆、1144份来自中国香港,其余来自马来西亚(682份)、新加坡(633份),以及中国台湾(830份)。
受访者根据“社会参与”(Engagement)、“推动力”(Energy )、“执行力”(Execution),以及“前瞻力”(Expectation)四大(4E)指标,对多方面的能力和态度进行自我评量,调查统计出他们的“4E积极度”。
新加坡青壮年“执行力”“前瞻力”得分最高
整体而言,在“躺平”(不想奋斗)与“内卷”(过度竞争)两个极端之间,五地青壮年属于“中间偏积极”。新加坡的4E积极度总分最高,为64.7分,其次依序为中国台湾、马来西亚、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
新加坡青壮年在“执行力”和“前瞻力”得分最高,皆超过66分。
“执行力”方面,新加坡青壮年在两道问题——智慧科技的接受度,以及自己的国际视野符合目前及未来工作需求的信心水平,都排第一。
陈庆文:新加坡政策鼓励人民培养自立精神和国际观
新加坡管理大学杨邦孝法学院副教授陈庆文认为,新加坡应对冠病疫情的稳健模式,或有助提高人们的乐观程度以及对个人能动性(personal agency)的信心。他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新加坡的政策鼓励人民培养自立精神和国际观,相信也有助提高新加坡受访者对自己国际视野,以及学习智慧科技的信心。
“前瞻力”方面,新加坡青壮年对自己国家未来五年经济发展预测最乐观,而他们对实现梦想也相对更有信心,超过半数认为未来10年内“绝对会完成”梦想,高于五地平均的未超过四成。
陈庆文指出,新加坡作为相对成熟的经济体,估计很难看到双位数经济增长。“但这或显示本地受访者相信新加坡能够找到新契机,继续发展并维持繁荣。这体现一种敢拼的精神,对我国未来的展望是相当积极的。”
“冒险精神”最高分
新加坡人更愿主动挑战生活与工作不确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动力”方面,得分最高依次为中国台湾、新加坡和马国,皆超过67分,但新加坡青壮年在当中的“冒险精神”项目分数最高(61分),也就是他们应对未知的态度,显示他们相对更愿意主动挑战生活与工作上的不确定性。
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陈恩赐副教授指出,新加坡走出冠病疫情后继续维持低失业率,薪金也稍有增长,其他国家地区疫后复苏相对较弱。“我国经济环境相对好,或促使青壮年对未来有较大希望,而这份乐观更推动他们为自己和家人的未来打拼。”
这项调查是《联合早报》和《远见杂志》第四次合作进行跨地区调查,上一次是2022年,以了解冠病疫情期间各地民众最关注的课题和对世界局势的看法,这次参与的地区和机构最多。
五地同龄群体同观感
新加坡青壮年国际能见度最高
对五地参与调查的青壮年来说,新加坡18岁至45岁青壮年在国际能见度表现上最高。新加坡参与调查者则认为,中国青壮年整体上在国际上表现最活跃。
“2024年亚洲青壮年价值观调查”邀请五地青壮年回答网络问卷,对自己和其他四地这个群体在国际上整体表现的印象,以及五地整体社会进步的表现进行互评。
新加坡青壮年最具国际能见度
与年轻人活跃于国际论坛等有关
新加坡青壮年在这一环节整体得分最高(6分),视为最具国际能见度,其他依次为中国香港(5.79分)、中国大陆(4.93分)、中国台湾(4.8分)和马来西亚(4.49分)。
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陈恩赐副教授指出,在国际上不少人的印象中,新加坡年轻人一般上英语比较流利,因此在国际论坛或活动上有较活跃的表现。
陈恩赐认为,政府近几年鼓励新加坡人到海外发展和闯荡,或许有助提高新加坡年轻人的知名度。此外,他也认为,新加坡的国际声誉可能也让一些外地人,更注意到与新加坡年轻人的表现及相关的新闻。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