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女談判官回憶,新美自貿協定的口香糖趣聞

2024-05-06

世界經濟論壇執行董事梁錦慧,去年獲選為百名最具影響力氣候領袖之一。本期「早人物」趁梁錦慧回國期間訪問她,談她過去在政府部門和私企的精彩職業生涯,以及如今為世界搭建溝通橋樑的獨特經歷。

2022年1月,梁錦慧出任世界經濟論壇執行董事,成為這個國際權威組織管理委員會的唯一新加坡代表,她也是唯一的華人和僅有兩名女性代表中的一人。

梁錦慧去年獲《時代雜誌》選為100名最具影響力的氣候領袖之一。(林明順攝)

短短一年,她在國際舞台上為氣候變化發聲的努力就獲肯定。去年,她獲選為《時代雜誌》100名最具影響力氣候領袖之一(TIME100 Climate)。一同上榜的有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John Kerry)、世界銀行行長彭安傑(Ajay Banga),以及氣候活動人士、美國歌壇小天后「怪奇比莉」(Billie Eilish)。

上月,梁錦慧在新加坡接受《聯合早報》專訪時坦言,其實近年來她壓根沒想過離鄉背井,兩年多前搬到瑞士日內瓦接任世界經濟論壇(WEF)自然與氣候中心主任一職,是命運之神的眷顧,也是因為她認為應付自然和氣候危機別具意義。

加入世界經濟論壇挑戰大

今年50歲的梁錦慧說:「當時,我沒打算在新加坡以外的地方工作,也沒想過在世界經濟論壇任職。當機構出現空缺時,克勞斯(Klaus Schwab)希望找一名來自亞洲的人選,四處徵詢,正好有人推薦了我。」

克勞斯·施瓦布是世界經濟論壇的創始人兼執行主席。當時,梁錦慧在淡馬錫國際擔任氣候變化應對策略部執行總經理,負責帶領淡馬錫的氣候變化應對策略與政策、投資與融資、能力建設等工作。

梁錦慧還記得,與施瓦布的通話。「他第一次問我是否有興趣,第二次問我願不願意接受這份工作,他很直接。他還問我,接任中心主任預期會遇到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團隊不是很大,但也不小,直接負責的員工有100多名,他們很多是不同領域的專家,我最大的挑戰是了解這個組織的運作。我告訴他,第一個月,我會花時間與同事見面,更好地了解他們的工作和期待。這實際上也是我所做的。」

儘管最初並未一口答應,梁錦慧考慮了幾周,就決定接受施瓦布的邀約。她回顧自己的職業生涯說:「我傾向選擇那些能讓我感覺有挑戰和有意義的角色或職責。我認為,應付自然和氣候危機是一份非常有意義的工作。」

做出決定後,梁錦慧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裡,就收拾好一切,動身前往日內瓦。

「峰會中的峰會」猶如茶館

讓與會者舒適自在坦誠交流

提到世界經濟論壇,一般人會聯想到每年在阿爾卑斯山滑雪勝地達沃斯(Davos)召開的年會。這項被譽為「峰會中的峰會」,吸引全球精英聚集,常客包括金融家索羅斯、英國前首相布萊爾、臉書創辦人扎克伯格,以及熱衷時政的流行樂隊U2主唱波諾等。

每年峰會都有特定議程,今年的主題是「重建互信」,聚焦探討如何在四分五裂的世界實現安全與合作、為新時代創造增長與就業、人工智慧作為經濟和社會的驅動力,以及氣候、自然與能源的長期戰略。

促成夥伴之間的對話,是世界經濟論壇扮演的重要角色。圖為梁錦慧(持麥克風者)和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左),於2022年9月在瑞士日內瓦出席的一場對談。(受訪者提供)

梁錦慧指出,每項課題談完後都須要跟進和討論,論壇就扮演這個角色。「我的日常工作須要不斷與機構或個人討論各種課題,例如,我經常向氣候科學家了解氣候發展的最新情況,我也花不少時間促成夥伴之間的對話。」

梁錦慧形容,世界經濟論壇就像一家茶館。「我們策劃一個讓人感到舒適的空間,客人來到這裡,不僅能感受到我們的熱情好客,也可以放心進行直接和坦誠的交流。」

協助搭建溝通的橋樑,在梁錦慧看來,是這份工作最有意義之處。

「我不認為自己很了解每個社群面對的所有問題,但至少我在非洲生活過,對一些問題有一定的了解,我可以把這些經驗帶到這份工作中。有機會在不同世代、東西南北不同社群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樑,這非常吸引我。」

梁錦慧熱愛大自然和戶外活動,曾到法國霞慕尼(Chamonix)健行。(受訪者提供)

甘為「開荒牛」 遠赴奈及利亞

日內瓦並非梁錦慧首次在國外工作。一座距離新加坡飛行1萬多公里的非洲城市,也讓梁錦慧擁有孑然不同的人生體驗。

2012年加入淡馬錫之前,梁錦慧在紐約麥肯錫(McKinsey)為美國和非洲的各行業,包括銀行和科技業,提供管理諮詢服務。團隊經常為了客戶飛到奈及利亞,當麥肯錫計劃在舊首都拉各斯(Lagos)開設亞撒哈拉非洲首個辦事處,總愛迎向挑戰的梁錦慧,自動請纓當「開荒牛」。

有人形容拉各斯像印度的孟買。在梁錦慧記憶中,在那裡生活的三年是最豐富多彩的一段日子。「我很快就發現,那裡很多人有一份正職,還有很多份副業。我總是開玩笑說,共享經濟是在非洲發明的。」

「我有個朋友去度假,當他回來時,發現一大群人坐在他家花園看足球比賽。原來是他家傭人把電視移到花園,向每個要看球賽的人收費。這是多麼有創意的做法!」

學會幽默看待不同生活

梁錦慧坦言,兩年多前搬到瑞士日內瓦接任世界經濟論壇(WEF)自然與氣候中心主任一職,是命運之神的眷顧,也是因為她認為應付自然和氣候危機別具意義。(林明順攝)

在奈及利亞,梁錦慧學到了用幽默看待不同人的生活。因為當地的交通當時還不完善。「奈及利亞人經常說:『Inshallah』,意思是妥靠真主的意願。例如,如果我們約定明天某個時間和地點見面,他們的回答通常是:『Inshallah』,希望能見面,但不保證。」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奈及利亞人的幽默讓梁錦慧印象深刻,他們的韌性,更讓她明白自己有多幸運。

「我在當地的司機每天花四個小時來上班。從他們身上,我學會對生活中非常簡單的事物心存感激,也學著對身邊的人有更多理解和耐心。我的司機用他微薄的收入養活一家10口,我對他充滿了敬意。」

見證新美自貿談判啟動和完成

加入麥肯錫之前,梁錦慧曾是公務員,在總理公署情境規劃辦公室、財政部和貿工部任職,也曾是美國—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的高級談判員。

今年是新美自貿協定生效20周年,這是美國與亞太地區國家簽署的第一份自貿協定,也依然是美國與東協夥伴國簽署的唯一一份自貿協定。

2000年11月,時任總理吳作棟出席在汶萊召開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計劃向當時的美國總統柯林頓建議兩國開啟自貿協定談判。吳作棟提議深夜打一場高爾夫球,酷愛這項運動的柯林頓欣然接受。

隨團出席峰會的梁錦慧還記得,那一晚暴風雨橫掃汶萊。「當時雷雨交加,我們都很緊張,不知道這場球能否進行。所幸暴風雨過去,柯林頓總統可能還在適應時差,所以那場深夜的高爾夫球一直持續到凌晨。結束後,兩人坐下來喝咖啡,吳作棟提出談判建議,柯林頓同意。」

「我們捉緊時間隔天就對外發布消息,以免美方反悔。我們以為會在柯林頓卸任前完成談判,所有人都準備好要到華盛頓駐紮一個月。很顯然那是不可能的,整個談判經歷了兩屆政府,花了兩年才完成。」

當時新加坡起草了一份關於啟動自貿談判的新聞稿,吳作棟交給柯林頓過目,柯林頓親筆修改了部分內容。由於時間久遠,梁錦慧不記得修改細節,但她保留了這份草稿,並將之交給外交部,現存於外交部檔案館。

梁錦慧回想談判過程說:「美國同意與新加坡啟動談判,對我們而言是巨大的勝利。美國在1990年代與墨西哥和加拿大締結了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之後,再沒有就任何自貿協定進行過談判,因為自由貿易成了非常爭議的課題。」

美國商業代表才是談判高手

在兩年談判里,梁錦慧主要與代表商界利益的遊說團體交手。「整個過程使我更加尊重美國企業,他們對於哪些領域要獲得更多市場准入,是非常一致和清晰的。」

在談判過程中,其中一個棘手的問題是口香糖,美國製造商箭牌(Wrigley)要求新加坡解禁。新加坡不允許販售和製造口香糖,箭牌是最大口香糖製造商之一,自然希望取消禁令。

「這個問題不斷在整個談判過程、甚至在國會聽證期間被提出。我們花了很多功夫解釋為什麼新加坡禁止口香糖。最後我們讓步,允許藥局售賣具醫療作用的口香糖。我們採取的立場,既考慮到遊說團體的需求,也保護了新加坡的利益。」

曾撰文記錄談判經驗的梁錦慧憶述,她有一次被要求評價和比較美國和新加坡官員的談判技巧。「我的回答是,最好的談判者既不是美國官員,也不是新加坡官員,是華盛頓特區的美國商業代表!」

迎戰氣候危機 杜絕失敗主義

除了見證歷史,梁錦慧的公務員生涯也是多姿多彩。

考獲獎學金遠赴英國劍橋大學深造和畢業後,她首先加入了總理公署情境規劃辦公室,參與研究世界未來的趨勢,為各種可能發生的情境設想應對措施,以加強新加坡的經濟。

曾借調到新航學習採購飛機

接著,她被借調到新加坡航空公司(SIA)的市場規劃部門,學習如何規劃採購飛機、飛行路線和飛行班次等。

據梁錦慧所知,她是首名被借調到私人企業的初級公務員。「大多數人不會認為,公務員須有開創精神。但事實上,我在政府部門的經驗,讓我拓展了不少新的思路。」

借調到新航一年多,為梁錦慧日後決定到史丹福大學取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埋下種子。離開商學院,加入諮詢行業,有機會考察不同地區和不同領域的企業,激發了她更大膽的開創精神。

每10年職業生涯大轉彎

按梁錦慧粗略劃分,她幾乎每10年就有一次職涯大轉彎。首10年在政府部門度過,第二個10年大部分在海外生活,第三個10年在淡馬錫。進入第四個10年的現階段,加入了國際非政府組織。

「每一次面對不同的挑戰,我發現自己在成長、也更了解自己。我們都有未曾發現的潛力,與其草草下定論不具備哪些能力,不如先接受考驗,也許我們都有隱藏的天賦。」

例如,她目前的工作有很多公開演講,那不是她原本擅長的,但現在她借著條列式重點,臨場發揮,已不需要完整講稿。

梁錦慧的伴侶原本在新加坡的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任教,後來陪著她遠赴歐洲,轉到法國楓丹白露(Fontainebleau)的院校。

談到應付氣候危機,梁錦慧認為,大部分人都理解「為什麼」,更迫切的是「怎麼做」。

「我們一方面繼續與科學家密切合作,給政府和企業提供最新數據和資料,希望他們能採取更精確的行動。另一方面,我們亟須解決可持續發展、企業盈利和經濟增長之間的矛盾。沒有盈利和增長,談不上可持續性。」

讓消費者願意為綠色產品買單,和提供市場需要的融資工具,是另外兩個重點。新加坡正在探討混合融資和影響力資本,梁錦慧認為,這些只能起到催化作用,主流資本須要轉向才能發揮更大效用。

令梁錦慧憂心的是,這場氣候戰爭硝煙正盛,部分人已投降。「比起懷疑氣候變化是一起陰謀論,我們現在聽到更多人說,氣候變化已發生,不論做什麼都不會有任何改變。這是失敗主義,基本上你已放棄對抗。這是非常真實的挑戰,我們不能讓人們失去希望。」

為迎戰氣候變化而馬不停蹄的梁錦慧,在5月份要到印度尼西亞的峇厘島和中東杜拜主持活動,6月份還要出席在中國大連舉辦的夏季達沃斯論壇。

梁錦慧透露,WEF已經在為明年的論壇做準備。「例如要討論哪些課題?邀請誰參加會議?我們還沒決定主題,但重點仍將圍繞領導力和信任。」


相关文章

  • 用百元鈔購物使詐 大馬男多次行騙監5月
  • 米其林三星餐廳Odette和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夢幻聯動!
  • AI炸場!新加坡GITEX亞洲科技展首日直擊:機器狗遛彎、中國巨頭狂秀肌肉
  • 車禍後串謀騙保露餡!兩青年一個入獄兩周,一個緩刑一年
  • 一趟賺$8000!中國男子飛新加坡盜刷信用卡買iPhone,當場被抓…
  • 新加坡「末日方舟」計劃584個防空洞食物保質期超8個月萬億儲備金
  • 稱因「教育目的」向幼女暴露生殖器 男子被定罪
  • 新郵政同裕華小學合作 推出六年郵票教育計劃傳承文化遺產
  • 【GE2025】擬辦線上大會吸引年輕選民 統一黨稱宏茂橋民眾更願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