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优“科创自贸”。在海外设立12个离岸创新中心等科技服务合作平台,出口技术3000余项,服务和技术交易额突破200亿元。搭建京陕双区联动“科技金融超市”,为两地科创企业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在陕西省率先开展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试点,最大程度降低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成本和风险。探索形成“科创企业票据融资新模式”,为企业办理再贴现91亿元,节约融资成本约2800万元,该案例被国务院在全国复制推广。
做强“农业自贸”。上合组织现代农业交流中心建成投用,高水平组织农业技术涉外培训,2023年举办农业援外培训16期、远程培训10期。围绕种业对外开放开展先行先试,搭建常规引种进境快速通道,实现血竭中药材原料进入杨凌综合保税区。发放全国首笔种业制种“双向订单”贷款、首笔新品种权质押贷款。成立种业等6个农业产业创新中心,在哈萨克斯坦等地建设6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设施农业企业“棚掌柜”产品遍布西北地区,中科三安植物工厂等高科技涉农项目启动建设,现代农业示范推广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陕西省将全面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用足用好先行先试优势,一手抓制度创新,一手抓产业培育,加快集聚国内国际高端要素资源,促进国内国际市场相通、产业相融、规则相连,当好制度型开放的排头兵,更好地“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
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
据悉,目前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已印发《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行动方案(2024—2027年)》,对今后一个时期陕西省自贸试验区建设进行总体谋划设计,推动陕西省自贸试验区从“立柱架梁、夯实基础”走向了“全面推进、提质跃升”的新阶段。
《行动方案》包括七个部分:总体要求,明确了全面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六个方面:实施制度型开放提升行动;实施开放通道建设提升行动;实施重点产业开放发展提升行动;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实施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提升行动;实施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提升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