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與新加坡領先優勢大對比,誰是國際金融中心第三城?

2024-07-02

香港與新加坡的國際金融中心城市排名之爭由來已久,兩座城市都爭做紐約、倫敦之後的國際金融中心第三城,這也是在爭奪國際金融市場的話語權。國內、國際智庫機構的排名兩城各有勝出的時候,從2021年-2023年各個細分賽道的領先項目對比情況來看,誰更實至名歸已有答案。

香港領先項目:

證券機構——截至2023年末,香港持牌證券機構共3257家,高於新加坡。

保險業務覆蓋——2023年,香港保險密度、深度領先各大金融中心,壽險密度居世界首位。雖然保險機構數量低於新加坡,但香港的保險市場發展成熟度較新加坡有顯著優勢。

國際債券——香港是亞洲最大國際債券發行中心,2023年新發行國際債券1754億美元,高於新加坡、日本。自2013年以來,香港是亞洲國際債券的第一大發行安排地,2022年安排30%的亞洲國際債券,新加坡的份額為5%。從首次發行亞洲國際債券的發行人選擇的安排發行地區看,在過去17年中,有56%的首次發行由香港安排,27%在新加坡。

IPO——香港股市IPO融資額領先,從一級市場看,2009年至今港股IPO融資額有7年位居全球首位。從IPO活動情況來看,從2013年至2023年11月,無論是新上市公司數量還是籌資額,香港僅次於紐約,領先於倫敦。新加坡的股票市場融資功能與香港具有顯著差距。

金融科技——英國智庫Z/Yen發布的2022年「智慧中心指數」顯示,香港排名第3,新加坡排名第12。

離岸人民幣——香港是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市場,擁有最大離岸人民幣資金池,2024年1月人民幣存款餘額9547億元,2014年底、2022年初曾突破萬億元。離岸人民幣外匯交易方面,2010年、2013年、2016年、2019年、2022年香港的均成交量占比分別為36.3%、43.4%、38.6%、41.5%和28.2%,連續名列世界第一,而新加坡則低於倫敦,排名第三。香港離岸人民幣存款居世界第一,人民幣存款餘額規模從2004年的121.27億元增加至2023年4月的8329.63億元,授權經營人民幣業務的機構從最初的32家擴大到141家。2023年3月末,新加坡人民幣存款餘額為1730億元,遠低於香港的規模。

家族辦公室——2022年底時,香港的單一家族辦公室數量為2703家,高於同時期新加坡的1100家,但中國富豪資產出海,首選新加坡而非香港,2023年至今的數據或已反轉。

資管和財富管理——2022年底時,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規模為3.萬億美元,高於同時期新加坡的3.7萬億美元,但新加坡凈資金流入情況更好,兩者的差距很小。

銀行體系總資產——截至2023年9月,香港銀行體系總資產為3.51萬億美元,新加坡銀行體系總資產為2.59萬億美元;兩地銀行體系的資產規模自2021年以來至今區間變化不大,香港在銀行體系的總規模上相對新加坡具有比較優勢。香港的頭部銀行數量及總資產高於新加坡。

股票市場體量——截至2023年9月,香港交易所總市值為4.10萬億美元;新加坡交易所總市值為6213億美元。截至2023年底,香港上市公司2609家、總市值4.0萬億美元;2023年股市交易額2.3萬億美元,低於紐約和上海。相比新加坡,香港在股票市場體量上擁有顯著的規模優勢。

新加坡領先項目:

法治指數——據國際評級機構「世界正義工程(WJP)」公布的《2023年法治指數》,新加坡排名17,香港排名23;秩序與安全方面,新加坡排名第3,香港排名第6;廉潔程度方面,新加坡排名第3,香港排名第9。新加坡在仲裁方面的受歡迎程度也高於香港。

自由政策制度——這是匯聚國際資金的充分條件之一,新加坡曾搶先批註美國銀行在其設立第一個亞洲貨幣單元(ACU),成功創立亞洲美元市場。

金融機構——截至2024年2月,香港有177家受國際認可的金融機構,行業資產總額3.45萬億美元,低於上海和新加坡。

保險公司數量——截至2023年末,香港保險公司數量低於美國、英國、新加坡等地。

財稅制度——《2023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顯示,稅收政策表現方面,新加坡第1,香港第3,兩地都有大量的稅收優惠政策,新加坡力度更大一些,尺度也更寬鬆一些。

綠色金融——英國智庫Z/Yen發布的2022年「綠色金融指數」顯示,新加坡排名第16,香港排名第39。

安全宜居/國際人才吸引力——全球城市生活質量排名,新加坡、香港均未進入前20,新加坡領先香港數十個排位,住房成本高昂是香港排名較低的原因。據ECA International數據,2023年香港宜居指數全球排名為第77位,落後於新加坡(第1)、東京(第2)等主要金融中心。香港最新房價收入比28.4,低於上海、北京,遠高於新加坡、倫敦、紐約和東京。

外匯交易——據國際清算銀行(BIS)每三年公布一次的《外匯及場外衍生品交易市場調查》最新一期報告,新加坡以9290億美元的規模位列第三,在全球外匯交易量中的占比從2019年的8%上升到9%;香港以6940億美元的規模位列第四,在全球外匯交易量中的占比從2019年的8%下降到7%。

產業空心化——香港三產占比高達93%以上,新加坡為75%,香港缺乏實體產業基礎。香港港貨物吞吐量,低於新加坡港。

上述金融領域的項目數據,大致取自2021年-2023年及今年1季度,個別數值或因口徑有所差別,也並未完全囊括金融領域的所有細分選項,僅作為香港和新加坡金融實力的部分佐證。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金融領域競爭,並不會出現簡單的暴漲暴跌,但本就領先優勢不多的項目極有可能須臾間就換了位置,香港和新加坡的金融領域優勢大致呈此消彼長的狀態,很多時候雙方評分差別細微,經常出現名次互換的情況。

作為幾乎同時期崛起的亞太地區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和新加坡的競爭無可避免。更能放開手腳的新加坡在制度開放、資管機構、資金來源、高凈值客戶等方面有很大優勢,發展速度更快;香港在銀行業、保險業、股票與債券市場上擁有傳統優勢,基本盤更穩。與新加坡有地緣優勢相對應的,是香港在離岸人民幣方面的主導地位可以與之相抵。

那麼,是誰在鼓吹新加坡取代香港?


相关文章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解碼新加坡COMPASS機制:企業員工多元化如何被評估?
  • 🇸🇬 新加坡大選投票Q&A一次搞清楚!幾點去投票、老人家可以優先投票嗎、哪些事情不能在投票的時做,一文看懂🔍
  •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 矮子餡餅來到新加坡牛車水咯!外皮酥脆掉渣、內餡軟糯,口感層次超豐富😋
  • Milo最新周邊提早賣🤩巨可愛的兩用旅行袋+娃娃環保袋,酷似Jellycat毛絨絨手感!
  • Don Don Donki 限時大促銷⚡️全場價格低至S$1.50!好吃好喝的統統降價🤤
  • 新加坡製造業與電子業動態——約等於近期就業指南
  • 新加坡准證逾期,生活陷危機,如何化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