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基础设施为半导体制造提供了有力支撑,其强大的知识产权(IP)保护体系确保了创新的安全性。
大厂选择在新加坡设立生产基地,除了人才优势和税收优惠外,还看重其海空物流系统作为东南亚交通枢纽的关键地位,以及半导体供应链韧性的考量。
在亚洲其他晶圆厂可能因地理或自然灾害导致产线受损的情况下,新加坡厂能够发挥替补作用。
[迁移]成为该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在2021年,新加坡对于设施、设备和机械等新投资承诺资金高达87.7亿美元。
自此之后,多家半导体企业纷纷增加在新加坡的投资力度,并设立半导体工厂。
这一趋势的背后,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即先进位程技术的不断发展。
当前,制程在14纳米以下的芯片,如已经实现量产的7nm、5nm、4nm、3nm,以及未来预期的2nm等,均采用了12英寸晶圆进行制造。
这一选择基于以下原因:随着制程工艺的复杂性增加,芯片成本也相应提升。
为了有效控制成本,最大化地利用硅晶圆成为关键。
由于晶圆尺寸越大,浪费的材料越少,因此其利用率也更高。
举例来说,采用8英寸和12英寸晶圆生产同一制程工艺的芯片时,12英寸晶圆所产出的芯片数量是8英寸晶圆的2.385倍。
此外,12英寸晶圆厂的洁净度相较于8英寸晶圆厂更高。
因此,当同一芯片产品从8英寸产线转移到12英寸产线时,其良率将显著提升,从而进一步增加成本效益。
结尾:
在当前阶段,新加坡所展现的枢纽角色正日益显著,这一趋势预计将进一步吸引行业巨头纷纷涉足,从而为新加坡半导体行业带来显著的积极影响和宝贵机遇,同时为全球半导体市场注入更多活力与创新力。
部分资料参考:半导体行业观察:《新加坡半导体,躺赢》,全球半导体观察:《78亿美元12英寸晶圆厂即将开建,新加坡有望成下一个半导体重镇》,AI喵经济:《台积电参股公司世界先进携手恩智浦,新加坡大建300mm芯片厂》,半导体产业纵横:《新加坡的先进晶圆厂越来越多了》
HQ丨编审
AI芯天下丨来源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