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問題一直是全球人民備受關注的話題,隨著人均壽命的延長,我們在退休後需要更多的資金來維持生活,一旦步入退休,如何確保持續的現金流就成為一個關鍵問題。因此,我們必須從早期開始養老規劃,考慮各種投資和干預選擇,制定適合自己情況的養老全面策略。
新加坡的養老金制度是基於「自己養自己」的核心概念,根據美國人力資源顧問公司美世(Mercer)和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CFA)發布《2022年全球退休金指數報告》,新加坡在評比的44個國家及地區中,排名第九,得分為74.1,位居亞洲國家之首,而新加坡這套以公積金為基礎的系統連續14年蟬聯亞洲最佳退休養老制度。
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度的建立,標誌著新加坡養老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演變和發展,新加坡養老保障制度逐漸形成了養老金三支柱體系,但三個支柱發展的很不均衡。
中央公積金
中央公積金制度不僅是新加坡養老金制度的第一支柱,也是新加坡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中央公積金(Central Provident Fund,CPF)、保健儲蓄計劃(Medisave Scheme)和終身健保計劃(MediShield Life)。
CPF是新加坡的一種強制性儲蓄計劃,旨在幫助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為退休生活奠定經濟基礎。該計劃始於1955年7月1日,是新加坡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基石。CPF採用完全積累制,意味著個人和企業的共同負擔,政府對企業在稅收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以鼓勵企業參與和支持該計劃。
當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工作並繳納公積金時,他們的儲蓄將會分別進入以下三個帳戶:
普通帳戶(Ordinary Account,OA):這是CPF的主要帳戶,用於退休、教育和住房等支出。個人可以自由支配OA帳戶中的儲蓄,包括購買房產、支付教育費用等。
MediSave帳戶(MediSave Account,MA):這是用於醫療保健儲蓄的特殊帳戶。個人可以使用MA帳戶中的儲蓄支付醫療費用,包括住院、手術、藥物等。此外,MA帳戶還可以用於購買終身健保計劃(MediShield Life)。
特別帳戶(Special Account,SA):這是用於長期儲蓄的特殊帳戶,通常用於退休儲蓄。個人可以在55歲時將SA帳戶中的儲蓄轉入退休帳戶(Retirement Account,RA)。
當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年滿55歲時,他們的CPF帳戶將會發生一些變化。OA帳戶和SA帳戶將會合併為RA帳戶,用於退休生活支出。而MA帳戶則繼續保持原樣,用於醫療保健支出。
CPF制度在新加坡社會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幫助個人為退休生活奠定基礎,還提供了醫療保健和經濟穩定的保障。通過CPF制度,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可以在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時,擁有一定的經濟儲備和安全網。
個人養老金
個人養老金是新加坡養老金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SRS退休輔助計劃、中央公積金投資計劃(CPFIS)及私人退休計劃。這些計劃為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和外國人提供了多樣化的退休儲蓄選擇,旨在幫助他們在退休時獲得穩定的收入來源。
SRS退休輔助計劃:這是一項自願性退休輔助計劃,於2001年啟動。SRS會員可以自行決定向SRS捐款不同金額(有上限),捐款可用於購買各種投資工具。根據2022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政策,新加坡的法定退休年齡從62歲提高到63歲。如果在此日期之前開立了SRS帳戶並存入至少一新幣,就可以在62歲開始領取SRS帳戶中的退休金。然而,如果錯過了7月1日之前的截止日期,將需要等到至少63歲才能領取SRS帳戶中的退休金,並享受相應的稅務折扣。
中央公積金投資計劃(CPFIS):由於新加坡公積金帳戶的利率太低,無法對抗通貨膨脹。而那些希望管理和提高公積金儲蓄和回報的會員可以通過公積金投資計劃(CPFIS)實現這一目標,該計劃為公積金會員投資儲蓄提供了更多選擇。但是中央公積金投資計劃(CPFIS)只有中央公積金會員(CPF)即新加坡公民及新加坡永久居民才可以參與。中央公積金投資計劃(CPFIS)為會員提供將公積金儲蓄投資於各種工具的選擇,例如保險產品、單位信託、定期存款、債券和股票。
私人退休計劃:除了由新加坡政府提供的中央公積金CPF和SRS等退休金計劃外,在新加坡還有由保險公司或金融機構提供的私人退休計劃。這些計劃旨在幫助個人在退休時獲得額外的收入,以補充來自中央公積金(CPF)等其他退休計劃的收入。私人退休保險計劃是保險公司提供的,通常結合了退休儲蓄和保險保障。個人在繳納保費的同時,也會投資於金融市場,以獲得投資回報。在退休時,個人可以選擇一次性領取或分期領取養老金。個人養老儲蓄保險計劃通常屬於私人退休保險計劃的一種,要求個人在工作期間支付保費,其中一部分資金用於養老儲蓄,以便在退休時獲得養老金。
特定職業養老金
特定職業養老金是新加坡養老金制度的第二支柱,它主要包括民政事務–投資計劃(Home Affairs-INVEST Plan)和雇員儲蓄退休及保費基金(SAVER-Premium Fund)。這兩項計劃都是針對特定職業群體的強制性參與計劃,主要服務於內政部政府公務人員和軍人。儘管第二支柱的資產規模相對較小,占比不足1%,但它們為這些特定職業人員提供了額外的養老儲備,以保障他們的退休生活。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民政事務–投資計劃(Home Affairs-INVEST Plan)是在2001年10月由新加坡政府推出的,旨在為內政部政府公務人員設立一項養老金投資計劃。這個計劃的設立主要考慮到政府公務人員通常會比其他職業早退休,因此需要額外的養老支持。該計劃的特點是,全部繳款都將納入超級年金投資基金中,這個基金目前允許投資股票、債券、基金和衍生品等。
雇員儲蓄退休及保費基金(SAVER-Premium Fund)始於1998年4月1日,根據新加坡武裝部隊修訂法案(Singapore Armed Forces (Amendment) Act)設立了雇員儲蓄退休基金。後來,在2000年3月31日,新加坡政府推出了保費計劃,以滿足軍人在不同工作和生活階段的經濟需求。隨著保費計劃的推出,雇員儲蓄退休基金更名為雇員儲蓄退休及保費基金。該基金屬於新加坡國防部政府基金,由新加坡武裝部隊委員會指定的受託委員會負責進行投資管理。
這兩項計劃雖然規模較小,但它們的存在對於特定職業人員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它們為這些人員提供了額外的養老儲備,以保障他們的退休生活。同時,這些計劃也體現了新加坡政府對於不同職業群體的關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