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你還記得嗎?
那一年,我們活在新冠病毒的陰影里,每一天只關注兩個數字: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
從中國到韓國到歐洲到美國,我們接二連三看到醫院人滿為患的悲劇。
醫護人員體力透支,甚至犧牲性命。醫院門口連擺放死者遺體的空間都沒有。因為來不及送去火場,許多屍體被置放在冷凍車子裡。另一篇報道則說道,老人院裡的老人集體受到感染,還沒及時送到醫院就死去了。
幸運的人埋怨著遠程辦公或居家學習所帶來的困擾,沒那麼幸運的得面對生計被打亂的後果。
百年未見之大變,我們遇上了。這是這一代的戰爭,一場沒有鳴槍、沒有炮火、沒有形體的戰役。
在那恐慌的歲月里,最辛苦的莫過於世界各地的醫護人員。憑著他們那股救人的使命感,我們好不容易熬過了那最艱難,最黑暗的日子。
戴口罩、勤洗手、遵守防疫安全措施成了標準作業。疫情似乎開始趨緩,我們也漸漸忘了疫情前的日子是怎麼過的。
2021年4月,你應該還沒忘吧?
是沒多久以前的事,但感覺過了好久。
我們又認識了一個新的名詞:德爾塔。
這個從前只出現在科學或數學教科書里的希臘字母突然登上了國際新聞。可是,在這個病毒被稱之為德爾塔之前,它有另一個名字:B.1617.2,也被俗稱為「印度變種病毒」。
其實在2021年4月之前,冠狀病毒也出現過幾次變種,但德爾塔病毒掀起全球恐慌的原因是因為它的超級傳播率,以及疫情暴發時,印度的慘狀。
更有新聞報道,醫院因為氧氣不足,一夜死了幾十條人命的慘禍。經歷過的醫護人員都異口同聲地形容當地情況為戰場。病毒更是迅速地流入其他國家。
在這個變種病毒面前,我們發現一年多下來所做的準備還是不夠。面對傳播率更強的病毒,各國又得開始思考應對的方法。
印度疫情為什麼會這麼糟糕?印度的悲劇會不會發生在自己的國家?幾個月研發出來的疫苗還是有效的嗎?
不久後,我們重新認識了疫苗」有效率「的定義,重新學習疫苗的作用:
疫苗不會確保你不被病毒感染,但它會保護你免於重症與死亡,也會降低你傳染給其他人的幾率。
那一年,醫護人員走出了醫院,走入了鄰里,為數以百萬計的人們接種疫苗。
那些痛苦的四月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無可厚非,我們應該往前看。我們應該相信科學,克服心裡對病毒的恐懼。
可是與此同時,我們不應忘記過去18個月我們如何走過來,尤其是那些經歷了生死離別的前線人員和病患家屬。
對他們來說,戰役其實還沒結束。在新加坡,近兩個月確診病例有所增加,再次考驗前線人員的承受能力,衷心感謝他們一年多來的堅持與付出。
離隧道的盡頭或許不遠了,但請不要忘了那些年幫助我們,帶領我們走出這條長長的隧道的無名英雄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