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已奪走數以百萬計的人命。
在20多個月的艱苦疫戰中,嚴守防疫最前線的醫護人員為此付出了巨大犧牲,在工作中不幸染疫、乃至身亡的醫生護士們大有增長的趨勢。
世界衛生組織周四(21日)指出,去年1月到今年5月間,在全球範圍通報的345萬起死亡病例中,預測約有:
8萬至18萬名醫護人員死於冠病魔爪下,實際數字可能比這個估算高出許多。
等了大半年都沒等到疫苗的他們,只能硬著頭皮「披甲上陣」,在崗位上冒著生命危險服務大眾。
世衛總幹事譚德塞說,雖說平均下來,全球119個國家中已有五分之二的醫護人員完成疫苗接種,但這個比例若仔細端詳,就可發現接種比例會因不同地區或經濟情況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舉例來說,在富裕國家,有超過80%的醫護人員已完成疫苗接種,反觀非洲國家,平均疫苗接種的比例,只有不到十分之一。
譚德塞認為,首款冠病疫苗獲批至今已經超過10個月,卻依然有許多醫護人員未能接種疫苗,控制全球疫苗供應的國家和公司都應該受到譴責。
國際護理協會總裁安妮特·甘迺迪(Annette Kennedy)則表示,她為所有在疫情中喪生的醫護人員感到悲痛,並認為這些性命的逝去本可避免和挽救。
「這是對這些(富裕國家)政府的驚人控訴......它們沒有保護好那些付出了巨大犧牲的醫護人員,必須受到譴責。」
全球仍深陷疫情拉鋸戰中,不少醫護人員已深感疲憊,心力交瘁者也日益增多。安妮特預計,短期內可能有10%的醫護人員選擇辭職走人。
然而譚德塞坦言,由於疫苗供應比例失衡,全球有82個國家恐怕難以達到這個目標。
根據世界銀行的標準,經濟發達躋身高收入行列的富國,平均每100人施打了133劑疫苗。相比之下,收入墊底的29個窮國,平均每100人只打了5劑疫苗,顯示接種率依然非常懸殊。
全球冠病疫苗保障機制(COVAX)計劃目前還需要約5億劑疫苗,才能達到此目標。這實際上只須全球冠病疫苗生產企業10日的產量。
譚德塞因此批評,阻礙世衛實現目標的不是疫苗產量,而是政治和利潤利益在作祟。
接種疫苗不均,疫情或延至明年中後期 英國廣播公司(BBC)則報道,世衛高級顧問艾沃德(Aylward)警告,疫苗供應失衡,很可能導致冠病疫情一直延續至2022年中後期(deep into 2022)。
富國若不出讓囤積起來的疫苗,世衛最新預計,日後還可能會有2億起新增病例,更有約500萬人可能死於冠病。
「我可以告訴你們,我們(供應窮國疫苗的工作)還沒上步入軌道。我們真的必須加快腳步,否則你們知道會怎樣嗎?疫情會比原本應該結束的時間再拖長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