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其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穩定的政治環境、良好的治安、低稅收政策、頂尖的教育體系、多元包容的文化等多方面優勢,令不少人趨之若鶩。
但新加坡政府擁有嚴格篩選移民的要求,導致新加坡的身份獲批門檻都很高。
特別是對於普通成年人來說,根據目前規定,23歲及以下的工作者要達到5600新幣的新幣才能獲得EP,不僅如此,申請者還需要通過COMPASS計分制才有望申請。這也就意味著,只有部分優秀且高薪的工作者才能獲得EP,接著申請PR,成功移民新加坡。
01 申請PR也並非毫無捷徑可言
相較成年人申請而言,新加坡政府更加偏愛在新加坡接受過長期教育的留學生申請。
這一點在新加坡調整申請標準時就有所「暗示」。
在之前,留學生若申請PR,需要在新加坡居住超過兩年,並通過一次新加坡國家級考試(如PSLE考試、A水準、O水準等)。但今年7月申請要求調整後,留學生只需要經歷過至少一次國家級的統一考試,就可以提交PR申請。
對於新加坡政府而言,在新加坡接受教育的經歷使申請人對新加坡的社會、文化、教育體系等有更深入的了解和適應,這符合新加坡政府對PR申請人融入本地社會的期望。相比其他人,在新加坡政府教育體系下的學生在融入方面可能更具優勢。
02 如何進入新加坡政府教育體系?
若想要進入新加坡政府學校,主要通過小學一年級直接入學、通過AEIS/S-AEIS考試入學和參加O/A水準考試。
小學一年級入學
國際學生,若是在幼兒園階段就進入了新加坡政府幼兒園,那麼在7歲以下有機會可以免試進入小一階段。但企圖想通過這條途徑進入政府學校並不簡單。因為政府小學肯定會優先錄取公民、PR和DP身份的孩子,國際生要等到最後才會被考慮。
參加AEIS/S-AEIS考試
小二到小五、中一到中三階段若想要進入新加坡政府學校,可以通過參加AEIS考試,一般在7月份開始報名,9月份進行考試。
若錯過當年考試或成績不合格,可以選擇第二年2月份補考S-AEIS。成績通過的學生將會被安排就近進入新加坡政府小學就讀。待到小六就可以參加PSLEk考試。
參加O/A水準考試
部分國際學生處於中學四年級和高中階段,年齡已不適合報考AEIS考試,就可以選擇參加O水準或者是A水準考試。
O水準相當於新加坡的中考,憑成績可申請新加坡的初級學院(相當於高中)、理工學院或工藝教育學院。A水準相當於新加坡的高考,憑藉A水準成績可以申請新加坡的公立大學,如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等。
特別提醒的是,新加坡公立大學學生在COMPASS計分制中,能加20分。
另外,關於申請PR,新加坡規定,通過新加坡的3個全國性統一考試(PSLE、O水準、A水準)當中的任一一個,就可以申請永久居民的身份。這樣就意味著,初高中階段申請PR,獲批可能性也更大。
03 考試備戰,難度大嗎?
總的來說,不管是AEIS考試,還是O/A水準考試,競爭都十分激烈。
AEIS考試主要考察英語和數學兩門科目。
*目前,AEIS小學段將不再單獨組織英語考試,改為參加劍橋英語資格考試 (CEQ),並需達到相應的分數要求後,才能報名參加AEIS數學考試。
對於中國學生而言,全英文出題及作答,對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包括詞彙量、語法、閱讀、寫作等都有很高要求。不僅如此,中國學生在學基礎和邏輯思維能力上的優勢,也有可能會因為全英表達而被削弱。
O水準考試科目包括英文、數學、高等數學、華文、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報考科目。
考試最大的挑戰是英語科目難度較大及學科知識差異兩大方面。O水準的英文考試包含口試、聽力和筆試三個部分,對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要求很高。對於非英語母語國家的中國學生來說,要達到O水準考試的英語要求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而其他數理化等科目在知識點上與中國初中階段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差異,並且題目也都是用英文出題和作答。
A水準考試科目分為H1、H2和H3三個級別。H2科目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經濟、會計等;H1科目有華文、英文語言與文學等;H3科目為部分學校提供的高級選修科目。
A水準考試是為了選拔優秀的學生進入新加坡的公立大學,考試難度較高,題目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靈活性,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綜合應用能力和創新思維。
04 如何才能順利通過考試?
我們發現,不少家長都會選擇送孩子來新加坡的備考學校進行備考,例如新加坡博偉國際教育學院。
新加坡博偉國際教育學院在AEIS、O/A水準等特定考試方面已有豐富的備考經驗。學校擁有專業的教師團隊,並熟悉考試大綱、題型和考點,課程內容和結構也是根據新加坡考試與評鑑局的教學大綱制定,能夠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教學和輔導,幫助學生高效備考。
為了讓各位家長能夠更加詳細的了解學校,10月23日(明日)中午12點,智略國際教育(新加坡留學網)Julia趙老師將和博偉國際教育學院中國學生招生主管趙老師一起,帶大家實地走進新加坡博偉國際教育學院高文校區。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