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新加坡的食物,你們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網上對於新加坡食物的評論有不少,一些人覺得不符合自己的口味,但很少有人說它「黑暗」的。
不過,在你們可能不知道的地方,一些攤販賣的食物,其實看起來相當的......讓人感到難以形容。
最新的一款「黑暗料理」,是一款加入了蚯蚓的叻沙!
圖源:新明日報
這款黑暗料理,竟大受好評? 新加坡
新加坡媒體報道,這家店剛剛開業一個月時間,位於森林大廈,主要售賣「蚯蚓叻沙」、蝦面以及滷麵等美食。
據說,這不是攤主第一次賣這道食物了,兩年前,他在武吉知馬開店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攤主說,這份秘方是他母親傳下來的,之後他再加以改良。研發食譜時,他試吃成品後感覺味道不夠入味,好像欠缺了什麼關鍵材料,之後在母親的提示下,在湯汁里加入地龍干(蚯蚓),才讓叻沙的椰漿更新鮮美味。
圖片來自網絡
令人感到稱奇的是,雖然蚯蚓聽起來好像讓人有些反胃,但實際吃過的人,卻對加入了蚯蚓的叻沙接受度不錯。
因為湯頭味道備受喜愛,客人也不介意有蚯蚓,搬到森林大廈後,一天還可賣出60碗!
不過,攤主也強調了,他用的蚯蚓是曬乾的中藥材,並不是活生生剛從泥土挖出,而且地龍干只有在煮湯汁的時候加入,不會放入顧客吃的叻沙,叻沙內也沒有活的蚯蚓蠕動。
為了防止顧客有意見,他每次建議食客先試喝湯,如果無法接受也可點其他食物。
蚯蚓叻沙的成品和普通叻沙看起來沒有區別,圖片來自網絡
這個消息經過報道,不僅是在新加坡火了,連帶著也吸引了很多馬來西亞網友的注意。
很多人對此並不驚訝,表示這種做法確實是叻沙的古早做法之一,只是最近一段時間越來越少人使用了而已。
但是,更多網友還是「身體很誠實」,紛紛表示自己還是算了,但是不介意讓朋友嘗嘗鮮~
椰友們,如果哪天路過了森林大廈的話,你們願意去嘗嘗這樣的「美食」嗎?
它,讓新加坡人又愛又恨
當然,像蚯蚓叻沙這樣的「黑暗叻沙」,在新加坡實屬少數。
然而,有一種常見的、做法上沒有什麼區別的食物,卻屢屢遭到很多食客的「嫌棄」。
翻遍網絡,很多人對這種食物的評價是:「一口差點把我送走」、「吃完後呆滯了」......
它就是讓很多人又愛又恨的——Rojak羅惹。
圖源:Youtube@小雨在這裡(下圖)
這也不是因為新加坡的羅惹沒做好。之前,有一名網紅去吉隆坡旅遊,在當地一家著名連鎖店裡點了的羅惹和刨冰並品嘗後,立馬抱怨了起來,皺著眉頭說:
整個餐吃下來味道就......
圖片來自網絡
遭受到很多吃過的人「唾棄」的Rojak,在馬來語中是「大雜燴」的意思。
做法上,是將蔬菜、水果、油條、豆卜各種食材,拌以重口味的蝦膏,再加上酸柑、火炬姜花、砂糖、辣醬等!最後還得撒上一層花生碎!
成品Rojak
嘶!聽起來是不是就有點奇妙?
而當你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想嘗一下地道的新加坡風味,點好這盤端上桌,再準備好手機打算照例的完成拍照、修圖、發圈時,很多人第一反應會是:這都是個啥呀?!
圖源:Roots.sg
吃過人說,當芒果遇上蝦膏醬,當鳳梨拌著辣椒醬,酸甜辣咸那種復合的味道排名不分先後,在你的口中仿佛進行了一次量子糾纏,確實很難用三言兩語就說清楚。
你似乎還沒吃出來這裹著濃郁醬汁的不明物是何方神聖,但往往這股奇異的味道像有一股力量,讓你放不下竹籤,不受控制的再插一塊。
事實上,連新加坡官方,對於羅惹的也有些不知道該怎麼為它挽尊。
在新加坡旅遊局官方網站上,對於羅惹是這麼評價的,然後又被一位美食博主給強行引申了一番:
1)賣相不佳(黑乎乎黏糊糊的東西被攪拌在一起,好看才怪了!)
2)食材豐富(但大多都是常見食材,畢竟貴的食材一般都單獨給你做好上桌~)
3)用醬料拌成的(不知道是不是想用濃厚醬料掩蓋掉食材雜七雜八的味道?)
但確定的一個事實是,在新加坡,羅惹的確可以算的上是評價異常兩極分化的一種特色美食,愛的愛死,恨的恨死就像是榴槤臭豆腐一般的存在。
有人愛到不行,有人來新加坡10年還吃不慣!
即使是本地人,對於Rojak的態度也相當複雜,reddit上一些新加坡網友毫不客氣滴說:這就是一團棕色、鹹味、惡臭、粘糊糊的東西。
但你無法漠視的一點是,無論是在家附近的小販中心,又或是街邊看起來有些年頭的餐館裡,你總能找到售賣羅惹的地方。
碰見它的機率之高,完全不輸給大家熟知的海南雞飯、椰漿飯、肉挫面。
甚至,還有專門羅惹的小攤位登上過米其林必比登的榜單。
有人說,羅惹食材豐富醬料濃烈開胃,將酸甜咸辣各種口味巧妙地融合,正是新加坡多元文化的體現。
這種代表真正新加坡的「黑暗料理」,你敢挑戰嗎?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這12樣食物,顛覆你的認知 新加坡
比起街知巷聞的羅惹,新加坡還有一些,比較少見,但確實存在過的「黑暗美食」。
每一樣,咽下去可能都需要莫大的勇氣。
01° 新鮮豬腦湯
尋常的豬肝湯豬什湯喝慣了,不知道這款裡面有著新鮮豬腦的大補湯你能不能接受呢?(四川人必須狂喜!)
很多人對它接受不能,但聽說豬腦有多種營養物質吃了能變聰明......於是每逢大考前,都有些家長會專門帶孩子去品嘗一下~
02° 魚白(魚精子)
日本人喜食生魚,現在大家對於生魚片的接受度已經很高了。
但是,雄魚的精子你敢嘗試嗎?在日本它被稱作Shirako(白娃娃)。而且在日本的餐廳是非常常見的菜肴,在新加坡也能看到!
聽說,這裡面富含微量營養素,抗炎OMEGA 3脂肪酸和甚至維生素B12,因為生意太好往往還需要提前預定......反正椰子先撤了,你們繼續~
03° 活章魚
源自日本的吃法有了,韓國的也不能落下!
生吃活的章魚味道據說確實較為鮮美,蘸上一點調味品更是絕妙,但是,一想到章魚吸盤附著在食道上的感覺......總是讓人感覺有點噁心。
04° 炒豬輸卵管
有人說,這是豬大腸,但實際上食物的英文是Fallopian tubes,意指連接母豬的卵巢和子宮的粘膜......
大腸處理不好還讓人難以下咽,更別提這個了!
05° 生牛肉(+生雞蛋)
也就是俗稱的韃靼牛肉,這是法國菜中的一道經典美食,其特色是能夠品嘗到新鮮肉類的原汁原味,嫩滑口感讓人慾罷不能。
不過也因為未經任何加熱烹煮,容易有微生物污染產生的食品安全問題。想吃的人要多多留心。
06° 鹿鞭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