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40,894名小學畢業生參加離校考試,相比去年38,088名,增加了超過2800名考生,競爭更加激烈,今年不少新加坡中學的入學門檻比去年高,。
新加坡取消學術分流制度
新加坡的教育體系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但分流制度一直是孩子和家長心中的一塊「大山」。
這種制度導致學生被貼上各種「標籤」,如「我是快捷班的學生,你是普通班的學生,所以你也比較普通,他是工藝班的學生,以後沒出路的!」
然而,這座大山和偏見正在逐漸消失。
從2024年開始,新加坡的所有中學實行「科目編班」的體制,取消分流。
學生仍然會根據小六匯考的成就選擇學校,但不會再出現「分流」的情況。
科目分班制改革時間線
自2021年起,小學離校考試開始採用積分等級(AL)來評估學生的學習表現,每科的積分等級介於AL1至AL8之間,AL1代表最優秀。四個科目的總成績範圍在4分至32分之間。
中學的截分點,即最後一名被錄取學生的成績,並非由學校預設,而是根據考生實際表現而定,因此家長在選校時只能參考往年的數據。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所修科目的水平,包括G1(基礎水平,相當於工藝班的課程難度)、G2(標準水平,相當於普通班的課程難度)和G3(高級水平,相當於快捷班的課程難度)。
取消這些標籤無疑減輕了家長和學生的壓力。
這將允許不同程度的學生一起上課,通過選修不同水平的科目來「揚長補短」,既能夠提升較弱科目的基礎,又能夠讓擅長科目更上一層樓。
也就是說,自2027年起不再有O水準和N水準之分,此屆及以後的中學畢業生將獲得同一份新加坡劍橋中學教育證書(簡稱SEC),理工學院(Poly)和工藝教育學院(ITE)具體後續分配仍在完善中。
2023新加坡部分中學截分點
今年有超過80%的學生進入了他們首選的三所中學之一,超過90%的學生被分配到了他們所選的六所學校中的一所,這一比率與往年相近。
當遇到同樣成績的學生競爭最後一個學額時,教育部會依據公民身份和選校排序來決定,當所有條件都相同時,才會採用電腦抽籤的方式。
高華成績的等級,其中D=特優(Distinction),優異(Merit)M=優異(Merit),P=及格(Pass)
以南洋女子中學為例為例,直通車課程的截分點為8M,學校錄取的最後一名學生總成績是6分,且高級華文考獲優異(Merit),去年的截分點也是8M,這表明今年進入該校的競爭與去年幾乎相同。
在最新數據中,四分之三的學校截分點都比去年低一分,這意味著入學門檻有所提高。例如,萊佛士女中的截分點從上一屆的6分下調至5分,南洋女子中學校和華僑中學也從7D下調至6M,瑞士村中學的截分點則從11分上調至10分。。
同時,也有一些學校的截分點保持不變或有所上升,如萊佛士書院維持6分不變。
與過去不同的是,今年有學校出現五分的截分點,往年最高只有6分,可見今年的競爭壓力還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