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籠循環路一帶去年剛完成的組屋,四房式單位成交價普遍高於90萬新元。(新明日報檔案照)
(新加坡訊)去年下半年新加坡全島各區的四房式轉售價中位數都破50萬門檻,當中芽籠區的中位數漲幅最大,從第一季的58.8萬漲到第四季破90萬。分析師指出,中位數大漲背後一關鍵原因,並強調不是所有芽籠區房子都能賣到這個價格。
《新明日報》報道,新加坡建屋發展局昨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組屋去年第四季的轉售價比第三季增2.6%,而全年漲幅則為9.7%。當局指出,市場需求增加供應緊張,是第四季轉售價持續上漲的原因。
當局昨天也公布各區各房型的第四季轉售價中位數。
記者觀察到,第四季各區的四房式轉售價中位數介於52萬1500元(裕廊西)至95萬(大巴窯),而所有地區四房式中位數破50萬的情況從去年第三季就已開始。早前,裕廊東和裕廊西的四房式中位數仍在50萬元以下。
另外,四房式中位數出現最大漲幅的是芽籠區,從第一季的58萬8000元,到了第二季漲至87萬7000元,下來兩季繼續攀升,第四季已來到90萬6500元。
分析師:循環路26間單位破90萬
房地產網站首席研究師麥俊榮受訪時指出,這與循環路(Circuit Road)一帶的新組屋有關。循環路的新項目去年第二季滿足最低居住年限(簡稱MOP),其他項目屋齡也不到10年。這些地點不俗且屋齡很新的組屋都賣出好價錢。
麥俊榮分析說,芽籠組屋區較小,轉售市場上的組屋之前大多是屋齡達三四十年的較舊屋子,因此區內一有新組屋就會引來不少興趣,容易賣出高價,但這並不代表所有芽籠區的組屋都會賣出相同價位。
「循環路一帶的新組屋靠近市區,到麥波申地鐵轉換站步行距離最多幾百米,位置很好。」
根據data.gov.sg官網數據,去年第四季芽籠有64間四房式轉手,有一半的價格超過90萬。研究與戰略總監孫燕清引述數據說,大部分破90萬的都是在有新項目的循環路,占了26間。
她指出,循環路這26間單位,有16個轉售價介於90萬元至100萬元,另外10個則破百萬,最高價為105萬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