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局本月14日公布修订九个集选区和三个单选区的投票区范围,丰加北的投票区跟上届大选相比近乎翻倍,从九个增加至16个。
波东巴西单选区范围内的比达达利新镇组屋区自2019年陆续落成。(图:建屋发展局)
同样的,行动党议员司徒宇斌的波东巴西单选区也随着比达达利新镇的组屋自2019年陆续落成,选民人数从1万8551名增加68.55%至3万1268名,从上届大选规模最小的单选区跃升为选民第三多的单选区。
这个选区的投票区在最近一次修订中,也从六个翻倍至12个。
值得一提的是,与波东巴西毗邻的碧山-大巴窑集选区,上届大选已经是规模最小的集选区,这几年的选民人数持续减少至9万7757名,成了唯一一个选民人数不到10万的集选区,但仍在每名议员负责2万至3万8000名选民的范围内。
盛港四人集选区选民多过东海岸五人集选区另一方面,原本规模最小的五人集选区东海岸虽然选民人数有所增加,达到12万1916名,但如今每名议员平均负责2万4383名选民,是集选区当中最少的。
相比之下,在上届大选新成立的盛港集选区原本就是规模最大的四人集选区,随着选民人数继续增加,如今多达12万4871名的选民人数已经超越东海岸这个五人集选区,每名议员平均负责3万1218名选民。
东海岸和盛港在上届大选中的获胜差距是两个最低的,仅次于西海岸集选区,本届大选预计将会是战情焦灼的热点选区。
三个集选区选民增加超过10%目前最大的两个集选区就是两位国务资政李显龙和张志贤的宏茂桥集选区和白沙-榜鹅集选区;两人自这两个选区成立以来就一直坐阵。
上次选区划分时已有18万零186名选民的宏茂桥当时已经是最大的集选区,如今选民人数增加4.79%至18万8820名选民,目前每名议员负责3万7764名选民,已经接近3万8000名选民的上限。
原本已经有16万1952名选民的白沙-榜鹅,选民人数也增加11.34%至18万零319名,是三个选民人数增加超过10%的集选区之一。这个选区的投票区本月刚刚修订至65个,跟上届大选相比多了十个。
淡滨尼集选区是集选区当中,选民人数增加最多的,从14万7249名增加11.69%至16万4462名;在最近的修订中,这个选区的投票区增加至60个,跟上届大选的51个相比,增加了九个。
其次则是选民人数从13万9724名增加11.49%至15万5783名的三巴旺集选区;这个选区的投票区截至2023年最后一次修订,已经比上届大选的48个多了五个,达到53个。
哪些选区“缩水”了?除了早前提到的碧山-大巴窑集选区,只有另外两个集选区的选民人数跟上一次选区划分相比,有所减少。
选民人数减少最多的是阿裕尼集选区,而这也是唯一一个选民人数减少的五人集选区;截至去年7月21日共有14万6742名选民,跟上次选区划分时的15万零303名相比,减少了2.37%。
惹兰勿刹集选区的选民人数也从10万6578名减少2.19%至10万4241名。
选民人数减少的单选区多达七个,包括行动党在上届大选中得票率最高的三个单选区拉丁马士、蒙巴登和麦波申;上届大选新增的单选区杨厝港、哥本峇鲁和玛利蒙;以及武吉班让和裕华。
尽管这些选区的选民人数减少,但每名议员负责的选民人数仍在2万至3万8000名的范围内,武吉班让仍是仅次于丰加北的第二大单选区。
只不过,原本只有2万1188名选民的裕华,选民人数减少3.90%之后,只剩2万零362名选民,逼近上述范围的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