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難找? 更多本地大專畢業生選擇打臨時工「頂一頂」

2025-02-25

找工不易啊!

這無疑是不少新加坡社會新鮮人在2024年的寫照。

儘管本地居民失業率近三年來保持平穩,但對大學和理工學院應屆畢業生而言,卻是另一番景象。

根據本地五所公立大學今日(24日)公布的最新畢業生就業調查,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情況持續惡化。

在2024年,有87.1%的大學畢業生在畢業後半年內找到工作。

和2023年的89.6%相比,這個比率下降了2.5個百分點;與2022年的93.8%相比,更是下滑6.5個百分點。

必須強調的是,這87.1%就業率涵蓋了全職及兼職工作。

如果再進一步看全職工作比率,下滑幅度更為明顯。

2024年,在畢業後半年內找到全職工作的畢業生僅占79.5%,較2023年的84.1%下滑4.6個百分點,2022年的比率則為87.5%。

這也是2018年以來,本地大學畢業生的全職就業率第二度跌破80%,上一次該比率低於80%是在2020年,受冠病疫情衝擊,當年的全職就業率僅有69.8%。

相較之下,兼職或臨時工的就業率去年達到6%,較2023年的4%和2022年的4.4%明顯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3.8%畢業生是所謂的自願從事兼職或臨時性質的工作,他們通常在準備進修或正在進修。

另外有2.2%畢業生屬「非自願」,相關比率較2022年及2023年來得高,顯示有更多畢業生是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暫時先投入兼職或臨時工「頂住先」。

整體而言,2024年待業中的大學應屆畢業生占比高達12.9%,繼2023年的10.4%和2022年的6.2%,持續攀升。

上述畢業生就業調查,由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和新加坡社科大學聯合公布。

共有1萬2500名來自上述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參與了調查,約占應屆畢業生總數的73.3%。

近三年本地大學應屆畢業生就業概況(資料來源:本地大學2024年畢業生就業調查,李國豪製圖)理工學院畢業生「同病相憐」在職場上面臨嚴峻挑戰的,並不止本地大學生。

理工學院畢業生也有類似際遇。

根據今年1月公布的2024年理工學院畢業生就業調查,他們之中有87.5%在畢業或完成國民服役的半年內找到工作,相較2023年的92.7%和2022年的91.8%來得遜色。

在全職就業率部分,有54.6%從事全職工作,較2023年的59.8%下滑5.2個百分點,2022年則為59%。

此外,有25.3%畢業生自願從事兼職或臨時工,還有1.6%是非自願從事這類工作。

去年理工學院應屆畢業生的待業率高達12.5%,較2023年的7.3%和2022年的8.2%皆高出不少。

上述數據來自本地五所理工學院,在1萬零45名畢業生中,有7614人參與了這項就業調查,約占總數的75.8%。

近三年理工學院應屆畢業生就業概況註:由於四捨五入,總數與各項數字的相加可能出現些許出入。(資料來源:理工學院2024年畢業生就業調查,李國豪製圖)工藝教育學院亦有類似下滑趨勢來自工藝教育學院的畢業生近年來也有類似趨勢。

當局並未公布去年工教院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概況。

但在2023年,應屆畢業生87.8%的就業率雖比2022年的81.5%高,全職工作比率卻從2022年的31%跌至2023年的25.8%。

選擇進修等「自願」從事兼職或臨時工的比率在2023年高達55.2%,比2022年的43.2%高出許多。

另外,在已服完兵役的工教院畢業生部分,2023年的全職就業率為65%,低於2022年的68.6%。

全球經濟因素與技能錯配本地社會新鮮人找工難,與整體勞動力市場的狀況脫不了干係。

根據人力部數據,新加坡勞動力市場的職位空缺已從去年6月的8萬1200個,下滑至同年9月的6萬3400個。

本地勞動力市場雖然仍是「粥多於僧」的狀態,但職位空缺已逐漸減少。(海峽時報)針對理工學院畢業生就業率下滑,教育部長陳振聲今年2月曾解釋稱,畢業生的就業狀況與經濟、勞動力市場的波動息息相關。

他也指出,儘管一些理工學院畢業生獲得公司錄取,但由於工作與生活缺乏平衡,以及薪水待遇不符合期望等原因,導致他們拒絕了相關工作。

根據人力部去年12月進行的一項調查,本地有46%的企業計劃在今年首三個月招聘人手,較9月進行調查時的43%來得多。

然而,現實情況可能更為複雜。

儘管新加坡經濟大致上已從疫情的影響中復甦,但在人工智慧等新科技湧現下,不少企業已開始進行人力方面的重組,並放緩增聘人手。

加上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採取關稅等一系列震撼全球的重磅政策,導致全球經濟前景蒙上陰影,企業擔心業績放緩,或會更傾向在擴充人力和薪酬配套方面保持謹慎。

此外,部分畢業生亦面對技能與工作錯配的問題,因而無法符合特定工作需求。

在全球經濟挑戰、人工智慧愈發盛行,以及風口行業不停轉換下,本地年輕人在職場上恐怕會面臨愈來愈嚴峻的考驗。

本地教育機構有必要持續關注這股趨勢,確保學生掌握必要技能,迎接未來職場的挑戰。


相关文章

  • 驚魂急剎!巴士為避違規 U 轉轎車,近 20 名乘客車內 「失控拋飛」
  • 新加坡按摩女色誘未成年兒子,短時間花光上千新幣,父母暴怒選擇報警!
  • 豪擲730萬買限量超跑 商人慘虧1100萬 揭洗錢內幕
  • 連續3期頭獎 無人中 28日料送出千萬多多
  • 「地表最強」的新加坡護照,入境歐盟國家竟然不免簽了?
  • W公寓落戶新加坡:把頂配人生安放進每一天
  • 新加坡動物園採購主管受賄244萬新元!行賄「世家」三代連鍋端!
  • 在西京都欣賞「閒愉茶館」,感受相聲的魅力
  • 新加坡按摩女色誘未成年兒子,短時間花光上千新幣,父母暴怒選擇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