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小學
學校生活一覽
新加坡學校是如何踐行寓教於樂理念的?
新加坡作為世界上教育高度發達的國家之一,憑藉其強大和完善的教育體系,一直是亞洲最熱門的出國留學目的地。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視教育,每年教育開支占政府財政支出20%,教育資源和設施十分完善。
然而你敢相信嗎?奉行精英教育的新加坡,中小學生只上半天學!
新加坡政府中小學學校生活一覽:
7:00到校:晨會、升旗儀式
7:30-13:30開始上課
13:30放學+午餐
下午就是課外輔助課程CCA活動
什麼是CCA?
新加坡的CCA是Co-Curricular Activities的縮寫,就是我們常說的輔助課程,類似於中國學校的拓展選修課一樣,但是新加坡的CCA課程卻比核心文化課都要重要。
剩下半天他們在做什麼呢?沒錯在「玩」!剩下的大把時光他們都會積極的在各種社團「玩」,這也是新加坡奉行的另一種教育——寓教於樂,學校社團活動不僅僅是為了給學生一技之長,更重要的是讓大家學會協同合作,加強社交能力。
新加坡為什麼只上半天學?
新加坡中小學都實行半天制,大多數小學都只上半天課,下午十二點半或一點就已放學,之後的時間全歸學生自由支配。
而中學也有些會到下午四五點放學,但只有上午上課,下午的時間留給學生參加課外活動。
新加坡半天的課程,是要連續上四五節課,每堂課40分鐘,中間只有一次20分鐘的tea break(休息)。
看到這裡,你也許驚嘆新加坡的中小學實在太幸福了,只上半天課!對比中國,半天的課簡直不可思議,國內從小學起就是全天上課,到了高中還上早自習晚自習,特別是考大學之前,早上七點就已經到校早讀,晚飯後還有兩節晚自習,九點多才能到家,然後還要寫作業,老師給的作業做完心裡還不踏實,還要自己找習題來做。
「孩子在這裡上學真的比國內輕鬆多了」,來自上海的新移民張女士說。她和先生在大女兒三歲時來到新加坡,已在此居住五年多,一年半以前在這裡生下小兒子,現在全家都是永久居民。新加坡的學校不僅只上半天課,作業也相當少。張女士的大女兒現在上小學二年級,幾乎從來沒在家寫過作業,「全國的小學生Monday(禮拜一)都沒有homework(作業)的,這是國家的政策嘛。」
而且在新加坡的教學中,學生們也從來沒有背課文的要求,不論是華文還是英文,不像中國學生,會將大量的時間花在背課文上。
新加坡的學生說,並非每個科目都有作業,而且多數在學校就能完成。對於背課文這種事情更是覺得匪夷所思,「我們會需要記憶生詞,但不需要把整篇課文都背下來,這聽起來好像本來你要摘一朵花,結果花費了更多的力氣把那朵花周圍的草皮都帶回家。」
正如一位在新加坡本地理工學院工作的老師說,「如果小朋友的腦中都塞滿了課文,還有空間留給思考嗎?」
人人都愛社團活動
只上半天學,那剩下的大把時光怎樣度過呢?那就是——參加社團。學校的社團活動不僅僅是為了給學生一技之長,更重要的是讓大家學會協同合作,加強社交能力。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新加坡的每個學生都必須至少加入一個學校的課外社團活動班。這些社團有點類似於國內的課外興趣小組。但不同於國內僅作培養學生興趣之用,新加坡的課外活動參與算分,在申請學校時,社團活動表現與文化課考試成績綜合考核,對進入好學校有幫助。如參加CCA可以在「O」水準考試中減2分,僅這一點,就足以讓所有的學生重視了。
以新加坡排名前十的初中名校聖公會中學為例,他們為學生開設了豐富的社團,供學生自由選擇。課程分四類:表演藝術團體(合唱團、管樂團、華樂團、口琴團、六弦琴團、舞蹈學會、中文戲劇學會、英文戲劇學會)、制服團隊(學生陸軍團、男童團、女童團、男少年旅、女少年旅、聖約翰救傷隊、女學生警察)、學會(美術學會、攝影學會、電腦學會、機器人學會、工藝學會)、體育隊伍(羽球隊、桌球隊、籃球隊、英式女籃隊、棒球隊、武術隊)合計26個課外活動。
學生選擇課外輔助課程,學校從師資、時間、財力上給予全力支持。只要有十人以上選擇的項目,學校都會安排老師去教授,學校沒有專業師資則從社會聘請。學生也無需為這些社團另外繳付費用!
從上述中可窺見,新加坡的中小學教育更注重於素質教育,對於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的發展培養,不論是家庭、政府、還是社會都是給予極大的重視和支持。
新加坡培養的學生不是為了考試,不是考試機器,更強調個人的素質發展,這是新加坡奉行精英教育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