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AI發展
解讀這片AI熱土的吸引力
Tip
新加坡在AI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主要體現在政策支持、企業投資和具體應用等方面。多家科技巨頭紛紛在新加坡布局AI業務,新加坡政府又制定了全面的AI政策,涵蓋應用拓展、生態優化和人才培育等多個關鍵領域。這期「新」視野,一起探索下新加坡這片AI熱土的吸引力吧。
01|國際AI巨頭 集聚新加坡
OpenAI
2024年,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母公司OpenAI宣布在新加坡設立區域中心,作為服務亞太地區客戶和合作夥伴的樞紐。這是OpenAI繼東京之後其在亞太地區布局的重要一步,旨在藉助新加坡的優勢,拓展在東南亞乃至更廣泛區域的業務。
谷歌
谷歌也加大了在新加坡的投入,其位於新加坡的AI研發團隊規模擴充了30%,達到500人左右,專注於AI在醫療影像分析、智能交通等領域的技術突破。
谷歌最近在新加坡亞洲科技會展的ATxSummit活動上發布了一份經濟影響報告,指出到2030年,如果新加坡企業採用人工智慧(AI)驅動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將帶來高達1983億元的新元經濟效益,這相當於新加坡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近30%。
新加坡在人工智慧(AI)領域可謂是風生水起,成功打造了一個充滿活力和創新的AI生態系統,使得很多中資企業,也紛紛設點新加坡。
華為在新加坡設立研發中心
華為投入超過1000萬美元打造的新加坡首個5G人工智慧(AI)創新實驗室日前在樟宜商業園正式投入運營。華為在新加坡的研發投入逐年遞增,2024年達到了2億新元,帶動了當地相關產業的發展。
2 小米集團建超大型 AI 算力中心
2024年中,小米集團宣布與新加坡 MSG 集團展開深度合作。將投資約 13 億元,由新加坡 MSG 集團負責為其建設 2 個超大型 Ai 算力中心。未來,隨著這兩個超大型 Ai 算力中心的建成投用,有望引領人工智慧技術的新發展,為用戶帶來更加智能、便捷、高效的科技體驗。
3 螞蟻集團
螞蟻集團藉助新加坡金融市場資源開展業務,在當地推動數字支付與AI技術的融合創新,推出一系列符合當地用戶需求的金融科技產品。目前,螞蟻集團在新加坡的數字支付用戶已超過300萬,占新加坡總人口的50%以上,提升了在全球金融科技領域的影響力。
02|AI 巨頭為何紛紛 布局新加坡?
新加坡政府認為,積極擁抱人工智慧技術將是國家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01 前瞻政策布局,引領發展導向
早在2019年,新加坡就推出了《國家人工智慧戰略》(1.0版),提出在醫療保健、交通物流、智能市鎮與鄰里、教育、保安與安全五大領域加快發展人工智慧,促進經濟轉型並改善人民生活。在該框架下,通過促進人工智慧研究投資、培養人才、建立配套數字基礎設施等措施,加快人工智慧創新和運用。
為了進一步建立在人工智慧技術開發領域的先行者優勢,新加坡政府於2023年12月份推出了《國家人工智慧戰略2.0》。與上一版本相比,更新版策略強調系統性地全面發展人工智慧技術,而不僅局限於特定的項目與領域,著力把新加坡打造成為在人工智慧技術創新與管理方面具有抱負且務實的國際夥伴。《國家人工智慧戰略2.0》旨在實現兩個目標:把人工智慧技術運用於人民健康和氣候變化等全球重要領域,以應對和克服當今時代的挑戰;讓新加坡民眾和企業具備能力和資源,在人工智慧技術發達的未來能發揮所長、蓬勃發展。
新加坡《國家人工智慧戰略2.0》從3大系統著手,計劃利用10項抓手,開展15項行動。除了吸引與培養人才、打造人工智慧技術基地等舉措,新加坡政府也將致力於強化人工智慧初創公司的生態系統,為國民提供更好的服務,確保監管環境契合人工智慧技術發展所需等,以期釋放在人工智慧技術領域的發展潛能,推動智慧國家發展計劃進入新階段,努力成為全球在人工智慧技術領域的關鍵參與者和領導者。
02 引才育才,創造核心驅動力
2024年底,新加坡政府公布了最新的人才發展計劃,旨在未來三至五年內,培養額外1萬名人工智慧(AI)專業人才。根據新加坡國會預算委員會的最新報告,這批新培養的AI專才中,預計有70%將是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其中,接近一半的人員將是中途轉業者,另一半則將是信息和數字科技相關課程的畢業生。
在基礎教育階段,通過「智慧國教育專才計劃」和「人工智慧樂」課程,將AI知識融入日常教學,覆蓋了超過80%的中小學,激發了學生對AI的興趣和探索熱情。
在高等教育階段,從2025/26學年開始,新加坡新增一筆全額獎學金計劃,由AI Singapore(AISG)發起並提供,旨在培養和支持在新加坡4所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攻讀人工智慧研究的頂尖人才。
03 打造AI生態圈,導入國際資源
新加坡在AI技術領域的布局,主要得益於多年來的規劃和積累。過去5年,新加坡在AI領域投資約70億美元,排名全球第十。目前,新加坡已有超過80個AI技術研究單位,以及1100家AI技術初創公司,AI技術開發實力位列全球前10。
新加坡積極參與亞太地區的經濟合作組織活動,推動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形成和發展。在AI技術的推動下,新加坡倡導並實踐了以AI為核心的區域經濟合作模式,通過東協「成長三角」等機制,與美國、日本、中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深化經貿聯繫。
作為美國在東南亞的重要盟友,新加坡與美國在AI技術研發、軍事應用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新加坡也高度重視與中國的關係,雙方在AI經濟、智慧城市建設等領域展開廣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04 產業鏈布局, 抓住核「芯」競爭力
據新加坡經濟發展資料顯示,在過去幾十年來,新加坡已成為全球半導體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占到全球晶片總產量的10%,並且擁有全球近20%的晶片製造設備。
目前,新加坡已吸引了一大批半導體大廠奔赴當地投資建廠或設立研發中心等,包括應用材料、世界先進、恩智浦、美光、台積電、英飛凌、格芯、聯電世創電子、Soitec等。
其中,應用材料計劃新加坡設立EPIC異構集成(EPIC Advanced Packaging)合作平台,以推動新晶片架構、材料和工藝方面的創新。據悉,計劃通過該平台展開合作的廠商包括AMD、台積電、三星和英特爾等。
美光在新加坡投資70億美元建設的高帶寬存儲器(HBM)先進封裝廠已於2025年1月8日正式動工。據悉,該工廠計劃2026年開始運營,並從2027年開始擴大美光的先進封裝總產能,以滿足人工智慧增長的需求。
世界先進與恩智浦在新加坡合資建設的12英寸晶圓廠於2024年12月4日動工。該晶圓廠總投資額78億美元,預計2027年量產,2029年月產能達到5.5萬片,估計將創造約1500個工作機會。據悉,在首座12英寸廠量產後,世界先進及恩智浦將評估建造第二座晶圓廠。
新加坡的「芯」覺醒,為新加坡的AI發展奠定了「芯」動力。
本文僅作傳播目的使用。
參考資料和新聞:
1.《新加坡2025:加大晶片投資!_騰訊新聞
兩個小國,晶片強勢崛起|美國|韓國|新加坡_網易訂閱》
2.《兩個小國,晶片強勢崛起》
3.《新加坡公布預算案,擬加大投資晶片》
4.《AI巨頭,為何湧向新加坡?》
5.《新加坡創新發展醫療健康AI應用》
6.《增加一萬個名額!新加坡公布最新AI專才計劃,近七成是公民或永久居民_新加坡政府_相關_報告》
7.《新加坡構建AI應用與研發優勢》
8.《逆襲之路!看「AI智慧國」新加坡如何在全球夾縫中破土而出!》
9.《OpenAI也選擇新加坡,解讀這片AI熱土的吸引力!》
10.《AI將為新加坡帶來巨大經濟價值》
11.《華為雲持續創新,加速新加坡及亞太區域數字化躍遷》
12.《小米集團攜手新加坡 MSG 集團,共鑄超大型 AI 算力中心|小米集團|新加坡|AI_新浪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