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尤清|新加坡纪行(六):狮城年韵

2025-03-31     静姝     4171

新加坡纪行(六):

狮城年韵

文/王尤清

落地狮城,再过一周刚好就是春节。从樟宜机场乘地铁到市区,走出加冷地铁站时,潮湿温热的风裹挟著熟悉又陌生的年味扑面而来。步行前往酒店的行道树间悬著的八角宫灯尚在调试灯光,但沿街商铺橱窗里堆叠的凤梨酥礼盒已洇出层层红晕。 穿越斑马线前,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细碎的对话:"今年牛车水的灯饰是仿造宋式瓦当的......" 进入酒店,在前台登记时,恰逢印度裔清洁工从电梯出来,她纱丽上的金线与电梯口的春联相映成趣。

王尤清|新加坡纪行(六):狮城年韵

电梯口的春联 酒店楼下的路口处,华人店铺门口放着两盆金桔盆栽,枝头缀满的果实像凝固的朝阳,绿釉花盆上印着"荣华富贵"的凸纹。 当然,节日气息最为浓厚的地方,还得数牛车水。这个承载着华人无数记忆的地方,早在几天前就开始了忙碌的布置。骑楼廊柱缠着金丝绣球,南洋风情的雕花窗棂间垂落百福结。街边的小摊、店铺门前都挂满了寓意吉祥的装饰物,金桔盆栽在店门前静静伫立,红色带和红灯笼交相辉映,昭示著新年的喜庆和团圆。走在熙熙攘攘的巷弄中,我不由得放慢了脚步,细细品味这份浓厚的年味。仿佛每一盏红灯、每一条对联,都在低声诉说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变迁,让我这个远离家乡的旅人倍感亲切与温暖。

王尤清|新加坡纪行(六):狮城年韵

充满节日氛围的商场 拐进丁加奴街,仿佛跌入沸腾的年画——红灯笼连成的穹顶下,穿香云纱的阿婆正用竹夹翻动肉脯,琥珀色的油光在玻璃纸里流淌;潮州阿公开的海味铺前,干贝与花胶排成金灿灿的矩阵,咸腥的海风里混著话梅糖的清甜。穿行其间,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故乡的春节。路过一个堆满柑桔的摊位,忙着用手机拍照的我被售买柑桔的的老先生拉住:"后生仔,要买柑桔?这是浮罗交怡来的帝王柑,甜过初恋的。" 进入年货市场,眼前的景象更是令人目不暇接。人群熙熙攘攘,每个摊位前都围满了前来选购年货的市民。各种传统食品琳琅满目:香气扑鼻的肉干、色泽诱人的腊肉、海鲜干货和各式各样的糕点,每一样都似乎藏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摊主热情地招呼著每一位顾客,笑声与叫卖声交织成一首节日的交响乐。我走到一位年迈的摊主前,他用那略带乡音的普通话说:“来来来,新年快乐!这腊肉可是我们家传下来的秘制工艺,每一片都是用心制作的。”那一刻,我仿佛看见了故乡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听到了家人欢聚一堂的笑语,好像自己并不只是一个游客,而是归家的游子。

王尤清|新加坡纪行(六):狮城年韵

采购年货的的人们 而此时的牛车水,不仅仅是采购年货的热闹场所,更是一处保存着中华传统习俗的文化圣地。新加坡华人对农历新年有着近乎虔诚的情感,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精心装扮家门。红红的春联、闪烁的灯笼、金光灿烂的金桔盆栽,无不透露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盼。看着街角那些整齐排列的红色装饰,我不禁想到,或许无论走到哪里,那份对团圆和吉祥的执著,都是我们内心最深处的牵挂。 除夕,这个对于每一个华人来说都意义非凡的日子,承载着团圆、希望与传承的厚重情感。团圆和美食是新加坡华人农历新年亘古不变的主题。 除夕之夜的牛车水,更是热闹非凡。熙熙攘攘的人群摩肩接踵,无论是远道而来的游客还是本地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与欢乐的笑容。

王尤清|新加坡纪行(六):狮城年韵

灯火辉煌的大街 珍珠坊大楼下的食阁灯火通明,人潮涌动。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美食的香气——烤肉的焦香、炒粉的浓郁、煲汤的醇厚,每一种味道都带着家的温暖。此刻,整个食阁成为游客们辞旧迎新的聚集地,游客们围坐在长桌前,谈笑风生,享受着属于春节的团圆时刻。 各个门店前,排队的顾客络绎不绝,店主们忙得不可开交,手中的锅铲翻飞,炉火熊熊燃烧,热气腾腾的菜肴一盘盘端上桌。海南鸡饭的摊位前,老板熟练地剁著鸡肉,搭配上黄澄澄的油饭和香喷喷的辣椒酱,让人食指大动。烧腊档口,挂满了色泽诱人的烧鸭和蜜汁叉烧,刀光闪烁间,油亮的肉片整齐地码在盘中,送到顾客手里。 最受欢迎的当属烤鱼店,那里的炭火炉火正旺,一条条鲜活的鱼被腌制后放上炭炉,滋滋作响。香辣口味的烤鱼铺满红艳艳的辣椒和花椒,香气扑鼻,令人食指大动;蒜香味的烤鱼则浓郁醇厚,每一口都带着炭火的独特香气。摊主熟练地翻动着鱼身,不时刷上一层特制酱汁,让鱼肉更加入味。等候的游客们围站在摊位前,期待着这道年夜饭的重头戏,食阁内的座位早已被食客占满,家人朋友围坐在一起,大快朵颐。 鱼在除夕之夜不仅受游客的欢迎,也是新加坡人年夜饭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不同的是新加坡人在年夜饭上有个捞鱼生的环节。鱼生,又称为“发财鱼生”,主要由生鱼片和各种蔬菜丝组成。那是一道寓意“年年有余”、“步步高升”的传统美食。鱼生端上桌后,大家纷纷站起身来,用筷子将五彩斑斓的食材高高挑起,一边捞,一边大声喊著“年年有余”“风生水起”“步步高升”等吉祥话。随着筷子的舞动,食材翻腾交错,热闹非凡。 大年初一的拜年风俗在这里得到了完美延续。不过,新加坡人拜年时习惯送橘子。橘子在新加坡也具有“大吉大利”的美好寓意,去亲朋好友家拜年,会携带橘子礼盒或携带双数交给主人,等到聚会结束、准备离开时,主人也会准备同样数量的橘子作为馈赠,称为“换橘子”祝福“好事成双”。我之前还奇怪,为什么除夕之夜在牛车水的街道上会有很多售卖橘子的摊位,而且生意非常好。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