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什麼,我也不會當家庭主婦!」
這是我剛畢業的00後表妹說的,不意外。我的未婚閨蜜、身邊的年輕人、甚至結婚前的我自己,很多人都是這樣想的。
小表妹說:「少數人做的是全職太太,多數人就是家庭主婦。那基本上 = 免費保姆、不被尊重、沒有保障、甚至被人瞧不起..... 」
她的這番話也勾起了我剛來新加坡時,做全職媽媽的那些回憶,「我也曾變成自己不喜歡的樣子」。
「我的兩年全職媽媽經歷」
結婚後,我和老公兒子一直異地生活,但是在懷了欣欣之後,我覺得不能這樣下去了。
2014年決定從國內來新加坡時,還是有幾分不舍的。從離職到飛來新加坡,只用了1天的時間。我的生活驟變,對比強烈!
在國內:我上學時就是學生會主席,畢業後有不錯的工作,也是實習生導師,事業正順。還有親人相伴,一幫好友一起嗨~
來新後:一個人帶倆娃,不化妝、不打扮。推著嬰兒車走天涯,背著孩子做家務,一整天都圍著鍋台轉......
作為曾經的職業女性,我開始時很難接受這種狀態。
有個畫面我記憶深刻,我經常背著剛出生的欣欣拖地、做家務。隔壁的本地安娣每每經過都質疑:為什麼天這麼熱,還要背著孩子幹活?
她無法理解,放下就會哭的孩子,是媽媽放不下的心啊.....
*欣欣當時2個月,還不會坐,我帶著她出門上廁所,多虧新加坡母嬰室很用心,有這樣的設施,解決媽媽們單獨帶娃出行時的煩惱!
身份的轉換、對家的思念、陌生的環境,沒有朋友和家人支持,再加上我和兒子一直分開,略有隔閡,這一切讓我甚至有了產後抑鬱情緒!
好在老公在帶娃和心理上給我很大的支持,他是個很有儀式感的人,常常給我驚喜。
所以,再難我也會堅持,我決定咬牙走下去。
*一家四口,不定期的酒店staycation
家庭主婦/全職媽媽這一身份,真的不容易當。 但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你正在做的事情,可能是一個......
月入過萬的職業
全職媽媽/家庭主婦
全職媽媽也好,家庭主婦也罷。今天,給她們正名!
算一算,她們在新加坡的勞動價值有多少錢?
要計算職業價值,先要看看她們擔任的角色:
做家務的清潔工作;
負責煮飯的私人廚師; 輔導娃作業的家庭教師; 家人生病變身為護理.....
這簡直是三頭六臂,全面萬能啊,哪吒都自愧不如,就問誰還不服???
我們在indeed網站,查詢了這些職業的月薪中位數。
得出結果如下:
管家工作
從做家務到買菜、安排一家老小的生活和學習,把家裡管得井井有條。
月薪約:2038新幣
私人廚師
家裡沒有娃時還能打包,有了孩子就不願意吃外面多油多鹽的外賣了。根據全家人的口味訂製料理,全年無休。
月薪約:5800新幣
幼兒教師
安排學習、輔導作業、陪練琴、陪刷題、制定學習計劃並且監督執行。
月薪約:3147新幣
洗衣店助理
衣服不是洗衣機洗?不用曬嗎,不用疊嗎,不用收嗎,不用熨燙嗎?一般洗衣店助理都沒這麼貼心的服務。
月薪約:1900新幣
護理師
孩子小的時候生病了,整夜的照顧,定鬧鐘量體溫。孩子大了生病了,也會均衡飲食,護理有佳。
月薪約:2073新幣
這還沒算陪練、司機這些職能呢,每個全職媽媽做的不一樣,有人是家務+做飯、有的是帶娃+洗衣,肯定也有不少隊友願意幫忙分擔家務的。
咱們在這裡,就只假設娃還沒有上學前,一個以上職能全包的媽媽,她的工作「值多少錢?」
月薪約1萬5新幣
年薪約18萬新幣
我知道,肯定會有人提出異議:
「還算私人廚師的月薪,做的有那麼好吃嗎?」
「怎麼不說男人賺錢辛苦?」
「你怎麼不直接對標女傭的薪水,直接就說值750新幣呢?」
女傭能檢查作業和研究報名補習班嗎?能對孩子的人生和未來負責任嗎?男人生活也很辛苦,可是這裡也沒算女人的生育價值啊,就這還嫌多?
英國一個名叫alljoinon的主婦網站,對4萬多名主婦的日常「工作」做了統計,主婦們平均每天要花費:
算下來,按照保姆看孩子的平均工資8英鎊/小時,一年下來頂替一名主婦所需的人工開銷總額為2.98萬英鎊,比英國平均工資還高出好幾千英鎊。 —— 資料來源:羊城晚報
要是還有人覺得這種算數只是自娛自樂,那就看看真實的案例! 山東曾有一個全職太太在離婚時,獲得了93萬的「家務補償」!
月薪1萬5新幣,還是沒價值
全職媽媽/家庭主婦
算帳原本就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的目的是消除那些對主婦和全職媽媽身份的偏見和裹挾,每個女人都是無價之寶,每個媽媽的付出都是難以用金錢衡量的。 我們說有1萬5新幣的月薪價值,又有什麼用?這個「職業」本身,實際上還是一個缺少價值的存在。
「全職太太來捐贈學校 讓她『滾出去』!」
全網刷屏的張桂梅校長,為貧困女孩建立免費高中,被多少獨立女性奉為心中偶像、推上「神壇」。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她之前有位女學生,從大山走出去考了二本,結果卻當了全職太太,「抱著一堆錢回來」 說要捐助學校,張桂梅校長直言,讓她「滾出去」,就因為校長「最反對當這個全職太太了。」
根據《上觀新聞》的採訪,那位被拒絕捐款的女學生,當時孩子還不到一歲,辭職在家全職帶娃。在被拒絕的第二年,她就任職了小學的特崗教師。
但是,誰又能看見事件B面呢,大家記住的不過是:全職媽媽的錢,人家校長都不稀罕要,還讓你滾......
在普世價值觀里,很遺憾,家庭主婦和全職媽媽貌似很難被認同。
你改變不了別人的觀念
只能改變你自己 獨立,就從現在開始
56歲阿姨「離家出走」,登上《紐約時報》
還記得之前刷屏的阿姨嗎?一車一帳篷,自駕神州行。前半生,她圍著丈夫孩子鍋台轉;後半生,她毅然「出走」踏上旅程。 在阿姨的vlog里,能夠感受到婚姻帶給她什麼?壓抑、丈夫的冷暴力、繁重的家務和無盡的茶米油鹽。
在「出走」之前,她曾經患上了重度抑鬱症,需要吃藥維持,被「家暴」過,甚至還和丈夫吵架時鬧得要自殺。
她被困在了名為生活的「牢籠」里,直到看到了一個自駕游的博主,她一下子覺得,她不想給大家幹活了,她得出去,換一種活法!
一路上去到了未曾去過的地方,領略了不曾見過的美景,找到了從沒有過的自我。
來源:50歲阿姨自駕游 微博
現在,阿姨的vlog火了,她在網友的鼓勵下做直播、拍廣告、甚至登上了《紐約時報》。
她在微博長文里的一句話觸動了我。56歲,可以在「牢籠里」安享,也可以是「放飛」的起點。
摩西奶奶,人生沒有太晚這件事
摩西奶奶Grandma Moses,在美國是個人盡皆知的老奶奶。她是一個沒有接受過美術教育的農村女子,前70年的人生都在農場中幹活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