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全面征收全球关税,给全球市场带来新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新加坡正加大力度,努力重振股市,将自己打造成值得信赖的公司上市中心。
1. 50亿新元的市场改造
新加坡股市面临着几个众所周知的挑战:流动性低、估值过低、并且经历了私有化浪潮。
针对这些问题,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股票市场审查小组(EMRG)最近宣布了多项措施,包括一项50 亿新元的股票市场发展计划。该举措旨在鼓励更多投资者对新加坡上市股票进行投资。
2025 年 1 月 6 日,新加坡交易所大楼外观。来源:CNA/Wallace Woon
其中包括对具有良好投资记录的基金经理的激励措施,以及对通过专注于新加坡上市股票的基金管理和咨询服务产生的收入的税收激励。
该计划还为新企业在首次上市提供 20% 的减免企业所得税率,同时为二次上市提供 10% 的退税。
新加坡上市基金的合格收入将享受5%的优惠税率。EMRG建议缩短上市时间,增加首次公开募股前发行人与投资者接触的灵活性,并简化招股说明书披露要求,聚焦核心信息。
50亿新元计划或吸引更多资金入本地市场,因新加坡基金经理大部分资产(AUM)投向国外。据金管局2022年调查,新加坡机构管理的4.9万亿新元资产中88%投向亚太(不含新加坡)。
关键问题是这些资金将如何分配,以及是否会用于投资市场上被严重低估和忽视的中小型股。
2. 小型股实力
新加坡三大银行(星展、华侨、大华)占据市场主导,每日交易量占比约25%,其在STI中的权重从2019年的40%升至54%。
新交所80%以上上市公司市值低于10亿新元,属小型股市场。尽管这些中小型股经营良好、盈利丰厚、股息高,但仍被低估。振兴这一板块有望为新交所带来急需的流动性和活力。
新加坡三大银行, 来源:sharesinfo4u
与其强迫基金经理投资个股,更有效的策略可能是创建基于中小型公司的指数和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 比如 SGX50、SGX100 和 SGX200。
这些基金将使包括家族理财室在内的机构投资者更容易接触中小型股,从而提高流动性。此举可能会通过将机构资金引入以前被忽视的领域,大大改变当地市场的交易动态。
虽然EMRG的50亿新元计划是积极的一步,但一些行业观察家认为,可以采取更多措施来支持新交所,例如考虑政府支持的基金如GIC是否应投资新交所上市股票。
如果新交所成功吸引区域性公司上市,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不投资这些公司,那将削弱其意义,尤其是GIC在香港等其他交易所也有投资。此策略可增强新交所的吸引力。
去年约20家公司退市,今年迄今已有5家。若50亿新元计划能注入足够流动性,退市问题或可缓解,且已宣布的税收优惠也将吸引企业来新加坡IPO。
投资者教育是潜在领域。年轻散户投资者倾向投资海外市场和加密货币等高波动性资产。目前新交所散户投资者多为55岁及以上,吸引年轻投资者有助于多元群体并鼓励参与本地市场。
最后,吸引港务集团、樟宜机场等大型知名公司在新交所上市,可提升其竞争力。降低交易费用和税费,将降低成本,使其成为亚洲具吸引力的交易平台。
参考资料:
1.https://www.channelnewsasia.com/commentary/sgx-singapore-stock-market-mas-5-billion-investor-interest-listings-volatility-tariffs-5041971,C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