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不起眼的新聞
讓喜歡雜菜飯的小編拍手稱快
再也不怕去買雜菜飯啦!
新加坡消費者協會與食閣業者口福集團合作,於今年底在口福旗下所有食閣和咖啡店推出價格標籤計劃,清楚列出雜菜飯的菜品價格,提升透明度。
消協發布文告指出,這項計劃3月24日在位於登加新鎮鄰里中心Plantation Plaza的口福食閣雜菜飯攤位率先推出。
根據計劃,價格標籤分為四色,海鮮類為藍色、肉類為橙色、蔬菜為綠色,而精選菜肴則是白色。以登加食閣的雜菜飯攤位為例,海鮮、肉類和蔬菜的價格分別為2.5元、1.5元和1元;精選菜肴則視個別菜品而定。
口福計劃在今年底,將計劃擴展至旗下所有77家食閣和咖啡店。簡直太棒了!再也不用提心弔膽地點雜菜飯了!
營養均衡的雜菜飯
小編來新加坡6年多了,每次在食閣想不好吃啥的時候,腦海里第一個跳出來的就是雜菜飯。
物美價廉營養均衡,可以用實惠的價格吃到新加坡最「珍貴」的蔬菜。麵條湯里漂著幾片青菜葉,雞飯盤裡僅有的幾片馬來黃瓜也全是籽。也許你會問,為啥不單獨叫一盤菜心?小份4新幣,中份6~8新幣!相比之下,菜式豐富的雜菜飯可謂「蔬菜自由」了!來一份雜菜飯不香麼?
買雜菜飯的自我鬥爭
可是每當走到雜菜飯檔口,聽到安哥喊著「來!吃還是包?」
心裡就開始不自然起來。「蔬菜自由」的想法煙消雲散,甚至有些後悔自己為什麼要走過來?隔壁那碗明碼標價的排骨麵有什麼錯?感覺自己就是只待宰的羔羊。為啥這麼糾結?遇到雜菜飯刺客的經歷,新加坡的朋友們,dddd(懂的都懂)。
這樣一盤要8塊2!
這樣一盤要20多塊!
每次買雜菜飯,點完結帳的時候,都是攤主說多少錢就給多少錢。開始幾次有疑問的時候,我還問攤主是怎麼算的。被不同的攤主統一的、兇巴巴的回覆懟過幾次後,被認定為I人的我就不再問,也不敢問。攤主十之八九,一問就會生氣,可是自己心裡還是想知道,這盤菜的價格到底是怎麼計算的。
於是坐在餐桌上,在對這盤雜菜飯動筷之前,自己試著算,算得出來,這頓飯就能吃得開心點。有時候怎麼算都不對,也只能噘著嘴吃下去,還要吃得特別乾淨,畢竟比平時貴了不少。
我還發現個現象:跟新加坡同事一起去吃雜菜飯,大家坐下來之後,不是馬上動筷子,而是互相詢問「你這多少?」
太有趣了!雜菜飯的價格根本就是個謎!最刺激的是,兩個人打的一模一樣的菜,結果付的錢還不一樣!哈哈哈,誰貴誰尷尬~
鼓起勇氣質問才知被黑
前兩天,小編又去買雜菜飯,三份一樣的盒飯,一肉三菜一飯,收了我19塊5!當時就很疑惑,今天怎麼這麼貴!於是一邊付錢一邊小聲嘟囔了一句,結果換來兩個打飯安哥齊聲回懟。當下壯著膽子又跟他們理論,他們打開剛打的盒飯,作勢要跟我對峙:「肉2塊,另外的菜都是1塊,哦,多算一個菜,不好意思……」他急忙從錢箱裡掏出3塊錢塞到我手裡。
直到這裡,我這才搞清楚,1肉+3菜+5毛的飯,每份5.5,三份16塊5,多收我3塊!都能多買兩個包子當早餐了!這次是我據理力爭,才明白,那麼以前那麼多次的隱忍,也不知道被黑了多少……
以後有了明碼標價
就再也不用每次重複
這複雜的心路歷程了!
買雜菜飯秘籍
在明碼標價還沒普及到每個食閣之前,大家買雜菜飯還是有所顧慮的。為了幫助大家更開心地享受美食,甚至有網友還總結出了一些打雜菜飯指南。
1
先點肉菜
先點肉類會讓攤主對你的消費能力有一個良好的初始印象,覺得你出手闊氣,以為你第一個菜點的是肉,接下來要點的應該會是較昂貴的食材,於是就會投桃報李給你多夾一點。
2
同一個菜指久一點
假裝分心,在攤主給你盛了菜之後,繼續指著同個菜式,對方以為自己盛得不夠多,會下意識地給你多盛一些。不過,也有人在嘗試這招時翻車。該攤主誤以為同個菜式他要雙份的量,不僅收了雙倍價格,他也吃不完,得不償失。
3
點菜的時候千萬別著急
點完一個菜後,一定要停頓一下,讓攤主有足夠的時間盛菜。如果菜點得太快,攤主也會趕著盛菜,舀起來的量就沒那麼多了……(當然,你要確保這是在後面沒有很多人排隊的情況下。否則你很可能被攤主或者後面的人蛐蛐)
4
「多一點飯」代替「加飯」
如果覺得米飯不夠要多一點,那就說「多一點飯」,如果說「加飯」,攤主會給你多一些飯,同時多收加飯的錢。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網友總結的經驗:
5
選攤位快打烊時買飯
這樣他們就會為了避免浪費而把剩下的菜都給你!
6
先淋滷汁再叫菜
吃雜菜飯幾乎必淋滷汁。有網友也提出了建議,一定要叫攤主先加滷汁再叫菜,只有這樣,你的飯上面才有更多滷汁!
7
不要選高峰期去點菜
要選沒人排隊的時候買,這樣他們也會多給你一點。
8
面帶笑容點菜
笑一笑,萬事好商量。擁有三間雜菜飯店面的黃老闆說:「我們能理解你今天可能心情不好,因為我們有時也會心情不好,如果顧客笑臉迎人地點餐,會讓我們心情由陰轉晴,也許會讓我們給你多夾點菜。」
禮多人不怪。點菜時叫聲帥哥或美女、Uncle或Auntie、小妹或小弟,再來聲謝謝,也許雜菜攤老闆心情一好,就會給你加菜。
9
光顧使用夾子的雜菜飯攤
有些雜菜飯攤是使用夾子夾菜,有些則用勺子舀菜。黃老闆說,那些使用夾子夾菜的菜飯攤位,可能會比用勺子舀菜的,夾起更多食物放在盤中。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這是因為攤主用夾子夾食物時,通常第一次都夾得不夠,必須夾第二次。夾的時候完全憑感覺,兩次加起來的分量可能會比一人份多一些。相反的,用勺子舀食物,舀一勺就是一人份,能夠「加量」的空間不大。
10
把白飯和菜肴分開放
把米飯和配菜分開放,這樣做會讓裝菜肴的盤子看起來好像還有很多空間,攤主就會不自覺地給你夾多點菜,讓盤子沒那麼空。
11
自帶打包盒
攤主平時都以自己的盤子或打包盒作為參考來盛菜,如果顧客自帶一個比打包盒或盤子稍大一些的容器,也許會打亂他的視覺參照,讓他無意間給你盛多一些菜肴的分量。
不過也有人試過這招後反饋,攤主不僅沒給他加料,還減少了!網友認為,也許攤主沒有參照又擔心盛太多,反而小心翼翼地盛,最後分量反而變得更少。哈哈哈,這個方法大家謹慎採納。
12
避免踩雷的菜式
本地消協每年都有數十起對雜菜飯攤位的投訴。大部分都是因為價格的原因。小編的本地朋友告訴我,如果不想遇到雜菜飯刺客,有幾個菜式最好避免:整條的魚、蘇東(魷魚)、炒著海鮮的蔬菜、整片的雞排、整個的豬蹄、小眾的食材比如臭豆等,真的是很有經驗了(生活所迫的,不是)!
這份14新元
真希望以後新加坡的
每個雜菜飯檔口都明碼標價!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煩惱呢?
有什麼絕招可以分享給大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