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軟體工程師薪資觸底反彈!AI崗位為何不漲反跌?2025年薪酬真相揭秘

2025-04-09

2025年,新加坡科技圈上演了一場「薪資分裂戰」:一邊是軟體工程師薪資強勢回暖,2024年增長3.3%,把2023年1%的跌幅徹底甩在身後;另一邊卻是AI工程師的薪酬不漲反跌,平均縮水2.4%,和全球AI炒作的熱鬧形成鮮明對比。

這份數據來自科技人才平台NodeFlair的《2025亞洲科技薪酬報告》,覆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等6個國家13萬個薪資數據點。

最扎心的對比是:新加坡首席軟體工程師平均月薪高達9,040新元(約6,705美元),是馬來西亞同行的2.7倍,印度的5.7倍

但AI工程師卻成了「高開低走」的代表——企業寧願買現成的AI工具,也不想高薪養一支AI團隊。

軟體工程師 憑什麼逆風翻盤?

Meta發錢最狠,薪資比同行高52%

2024年,新加坡軟體工程師的薪資中位數衝到了6,705美元/月,管理團隊的首席工程師更是輕鬆過萬新元

跨國巨頭是漲薪主力軍:Meta給軟體工程師開的工資比市場平均水平高52.7%,L6級員工年薪(含股票獎金)最高能到45.7萬新元;谷歌、亞馬遜和加密貨幣交易所OKX也不甘示弱,薪資比中位數高出35%-52%

為什麼突然這麼吃香?

01 企業不想自己造輪子

NodeFlair創始人Ethan Ang透露,越來越多公司直接購買OpenAI這類現成服務,省下定製開發的錢,轉而招聘軟體工程師做二次改造。

02 數字化轉型停不下來

從銀行到電商,所有行業都在死磕雲計算、自動化系統,光是新加坡就養著6.2萬名軟體工程師,占全國科技人才的31%(2022年數據)。

03 資深人才嚴重不夠用

印度有27%的工程師是「首席級」,新加坡卻只有18%,導致企業砸錢搶人。

干同樣的活,薪資差5倍

新加坡軟體工程師賺得多,但壓力也大:

和馬來西亞比

馬來西亞初級工程師月薪約2,300新元,新加坡同行拿6,200新元,但房租貴3倍

和印度比

印度工程師年薪中位數1.2萬美元,新加坡直接翻到8萬美元

不過,馬來西亞正在逆襲:英語好、工資低(比新加坡便宜65%),成了跨國公司的新寵,吉隆坡的科技崗位兩年漲了40%。

AI工程師 全球都在吹,為啥薪資跌了?

買AI比養AI團隊更划算

生成式AI火遍全球,但新加坡AI工程師的月薪卻從2023年的8,200新元跌到2024年的8,000新元

核心原因是:企業發現直接買ChatGPT這類工具,比雇一隊AI專家便宜多了。

成本省一半

自建AI系統要燒錢搞算法、買設備,而現成接口的年費可能只要10萬新元,是養一個高級AI工程師年薪的三分之一

需求大轉向

GXS銀行首席技術官Rajat Malhotra直言:「AI代碼生成器能替代基礎碼農,但設計解決方案還得靠人類工程師。」

數據科學家漲薪11.3%

AI領域也有「倖存者」:2024年,新加坡數據科學家薪資逆勢上漲11.3%,資深崗位年薪突破14萬新元

企業真正想要的是:能結合業務場景落地AI的「多面手」,而不是只會調參數的技術宅。

Web3工程師 一年漲薪41%,但小心過山車

加密貨幣復活,薪資坐上火箭

2024年最瘋的崗位是Web3和區塊鏈工程師:頂級崗位年薪衝到22萬新元,比2023年暴漲41%

加密貨幣交易所OKX等公司瘋狂招人,但這個行業依然高危:2023年「加密寒冬」時,區塊鏈工程師薪資跌過5.4%

新加坡Web3工程師中,60%在為海外公司遠程打工,隨時可能被裁員。

有人跌薪4.6%,有人被迫搬家

01 網絡安全工程師最慘

受裁員和凍結招聘影響,薪資縮水4.6%,月薪中位數降到6,100新元

02 跨國公司的騷操作

為了省錢,一些公司把新加坡員工遷到印度,或者直接不招新人。

2024年,新加坡科技公司裁員速度放緩到每天653人,比2023年的1,177人少了一半,但壓力仍在。

給留學生的信號 別光追熱點,看準錢袋子

軟體工程師:穩坐鐵飯碗

未來3年,新加坡至少需要1.5萬名新增軟體工程師

硬核建議:

瞄準跨國巨頭:Meta、谷歌給錢最大方,應屆生年薪8萬新元起跳

死磕「AI+軟體」技能:GXS銀行等企業明確要求工程師「用AI工具設計解決方案」,純寫代碼的崗位可能消失

AI領域:挑對細分賽道

避開機器學習老路:企業更需要能分析數據、懂業務的數據科學家,這類崗位2024年薪資漲到9,500新元/月

警惕「虛火」公司:有些AI初創企業融資後瘋狂招人,但融資燒完就可能裁員

新加坡科技圈的薪資故事,說穿了就一句話:企業只為「立刻能用」的技術買單。

軟體工程師能翻身,是因為他們幫公司省了錢;AI工程師跌薪,是因為企業發現買服務比僱人更划算。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對留學生來說,真相很現實:

想賺快錢?去加密貨幣公司,但準備好承受過山車式的風險

求穩定?死磕軟體工程,同時把AI工具變成你的加分項

別迷信「熱門崗位」,數據科學家悶聲發財,網絡安全卻成了重災區

說到底,技術會過時,但解決問題的能力永遠值錢——這才是新加坡科技薪資大戰給所有人的終極答案。


相关文章

  • 女子控訴女兒鞋子遭鄰家女孩「掉包」 警方介入調查
  • 新加坡ONE Pass政策深度解析:高薪人才如何把握窗口期?
  • 新加坡最近好「火」啊!一天兩場火災,僅1站地鐵之隔!
  • 米其林三星餐廳Odette和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夢幻聯動
  • 🇸🇬最值得一試的日式燒肉店推薦🇯🇵🥢來找找你的燒肉天堂吧!
  • 米其林三星餐廳Odette和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夢幻聯動
  • 新加坡全球創業者計劃(GFP)正式啟動,一文看懂申請條件與優勢
  • 新幣匯率破5.6創十年新高:留學生叫苦、打工人狂歡、遊客兩難,誰才是最大贏家?
  • 「妥協換不來尊重,90天談判只是策略幌子!」李顯龍犀利剖析美國貿易施壓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