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保险的特点与优势
保障突出且分红稳定
对比新加坡保险与中国大陆或香港同类产品,其保障属性更为显著,尤其在人寿保障方面。
同一位顾客买同样的人寿保障额度时,即使折算汇率,新加坡的保险价格也较低,保障杠杆也较高。新加坡倍受瞩目的定期寿险和指数型万能险就是其中一例。
由于新加坡当地的低利率和保险公司的保守投资策略,分红保单的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并不高,因此新币分红保单的年化收益大约在3.5-4%之间,尽管美元分红保单的比例在4-4.5%之间,但通过保守的策略,分红的稳定性得到了保证,同时分红的达成率变动也相对较小。
品类丰富,高净值产品多样
除常规保障与增值类产品,新加坡还有丰富的高净值客户专属保险。此类产品多趸缴,契合高净值客户偏好。
保障类有高杠杆趸缴终身寿险、指数型万能险、变额万能险;
增值类有趸缴终身年金险。
这类产品杠杆较大,具有传承功能和灵活性,而且指数型万能险和变额万能险目前中国大陆和香港还没有。
货币多样,对冲风险
新加坡保险以新币保单为主,美元次之。
中国客户多喜美元保单,新加坡多数保险类别均有美元产品。新币并没有直接和美元挂钩,对标多种币种,已经配置美元资产的人购买新币保单可以对冲货币风险,而且新加坡外汇储备充足,能够保持新币币值的稳定性。
信息透明
新加坡保险法规要求保险公司在保单中披露分红基金历史收益、管理与运营成本及佣金,助消费者判断预期收益与 “水分”。
承保分红类保单时,保险公司应当按年度书面申报投资收益和分红的实现。新加坡金管局经营CompareFIRST保险比价网站。顾客可以对商品和价格进行比对、下载阅读。
偿付严格,保障投保人
新加坡保险业采用 RBC2 体系,与中国 “偿二代” 和欧洲 Solvency2 同属先进监管机制,要求资本充足率至少 120%,本地主要保险公司远超此标准。
保险监管部门有保单持有人保护基金由保险公司合法支付,在极端情况下可以对投保人给予支持保护。
主权独立,政治稳定
大多数人在选择海外资产配置地时,首先考虑的是“稳定”。新加坡自建国以来表现出色,是亚洲唯一的信用评级AAA级国家,政治稳定可靠。
新加坡保险优质产品
定期寿险(可附重疾)
新加坡定期寿险性价比高,可附加全残、重疾(少数可附轻疾)保障。有些企业对于中国大陆的居民是有加费的,在比价时需要考虑加费后的保费问题,并不是不加保费才是最好的。新加坡Singlife保险公司的定期寿险可以远程签单,省时省力。
指数型万能险(IUL)
此险与美国 IUL 原理相同,产品设计有别。
新加坡 IUL 保障强、核保松、中文保单利中国客户,
美国 IUL 灵活性高、增值空间略大。
变额万能险(VUL)
适合高净值人群财富传承。
客户可以使用非现金资产进行保险,当资产转移到托管机构时,仍然可以操纵投资的方向和战略,保险公司只会定期扣缴少量的成本。
终身重疾险
与香港重疾险类似,有分红功能,保额可随分红累加抵御医疗通胀。
新加坡重疾险可在退休年龄前放大保额,最高 5 倍,增强保障功能。
新币与美元储蓄险
产品种类繁多,可以满足不同的储蓄需求。新币和美元保单可以分配外币资产,对冲货币风险。保险公司保守的投资策略确保了分红收益的稳定性。
新加坡保险投保、缴费与理赔
投保流程
与保险代理深入交流确定保单方案,购买人寿、重疾类产品需提前告知病史。
规划来新加坡行程,通常一天可完成签单,其余时间可自由安排。
抵新时,根据需要进行体检,签保单和交费,签的是需要护照、身份证和国内住址证明及新加坡入境卡。
无特殊情况,5 个工作日保单可获批生效,3 周内材料寄达国内地址或电邮给客户。
缴费方式
第一年可使用 VISA 或 MasterCard 信用卡、海外账户电汇或新加坡本地账户转账。
第二年起,多数保险公司不支持信用卡,可继续海外电汇或新加坡本地账户自动扣款。
无新加坡长期签证者开新加坡账户有两种途径:
一是开设新加坡银行的贵宾账户,起始存款为15 万美元或20 万新币,最少停留三个月,并且多家银行都支持远程开户服务;
二是先在国内星展、渣打、汇丰等银行开贵宾账户(存款约 50-100 万人民币),再开新加坡联动账户,无存款要求。
理赔方式
人寿或重疾理赔时,将理赔材料(如死亡证明、三甲医院诊断报告)与理赔表格电邮至保险公司理赔邮箱,可由保险代理或中文客服协助。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