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客户反映:"公司注册好了,商业计划书也交了,为什么EP申请还是被拒?"这已成为许多申请者的共同困扰。
事实上,新加坡人力部(MOM)对自雇EP的审核标准正在不断提高。根据最新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EP拒签率较去年同期上升了15%。经过对上百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90%的拒签都源于以下6个关键因素:
一、公司运营真实性存疑
常见问题:公司无实际业务、缺少官方网站、银行流水异常
解决方案:
提供近3个月的公司银行流水
建立专业企业官网
准备真实的客户合作案例
二、行业选择不当
高风险行业:传统零售、简单贸易等
优先行业:金融科技、绿色能源、生物医药等
建议:在商业计划中突出行业创新性及对新加坡经济的贡献
三、申请材料不规范
重点注意事项:
所有文件需英文版本
学历证明需经公证
商业计划书要体现详细市场分析
四、薪资设置不合理
最新标准(2024年):
金融行业建议不低于8,000新币/月
科技行业建议不低于6,500新币/月
其他行业建议不低于5,500新币/月
五、申请人资质不足
提升方案:
补充相关行业培训证书
提供过往成功案例
准备详细的管理经验说明
六、申请策略失误
常见错误:
首次申请材料不完整
申诉时未针对拒签原因补充材料
未进行预评估
特别提醒:
若申请已被拒,建议:
在14天内提出申诉
针对拒签信指出的问题补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