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一个融合了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多彩的异域风情与本土元素在这片土地交融。在满怀憧憬来到新加坡留学之前,先和文曲新小助手了解一下新加坡的一些特色文化和民俗吧~
多元文化
新加坡各种族包容彼此的差异,珍惜和谐而多元的社会生活。虽然新加坡国土面积很小,但多个种族和谐相处。
新加坡的三大主要种族: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其中华人占76.7%、马来人占13.9%、印度人占7.9%,其他种族占1.5%。
1. 华族
华族是新加坡最大的族群,大约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三。因此,华族文化在新加坡的方方面面都占据着突出地位,从语言和食物到娱乐和节日,莫不如是。
尽管他们的传统文化已经与其他本地种族的文化互相融合,并且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欢度春节这一传统却始终未曾改变;热闹的庆祝活动也让人铭记身为华族的意义。
2. 马来族
在最早来到新加坡的定居者中,马来族是第二大族群。因此,他们的文化也影响了后来到达这里的其他族群。
他们的传统美食以椰浆饭(用椰浆和香兰叶烹煮的香米饭)和马来捞面(以辣味肉汁调味的黄色面条)等独具特色,深受本地人的喜爱,是新加坡著名的招牌街边美食。
大多数马来族人都是穆斯林,他们的主要节日是开斋节和哈芝节,这也是紧密团结的马来族人齐聚一堂,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庆祝他们的文化与宗教传统的重要节日。
3. 印度族
印度族是新加坡的第三大族群,而且新加坡的印度族是海外印度族人数最多的族群之一。
在谈到新加坡印度族人时,不得不提到他们的美食,这些美食为新加坡丰富多元的饮食文化增添了一道独特风味。广受喜爱的印度美食有Thosai(咸辣味煎饼)和 Vadai(炸豆饼)等。
这里的印度族节日多姿多彩、欢快活泼。屠妖节(或称万灯节)是印度族的主要节日,而在大宝森节,信徒们会穿刺自己的身体以示净化自身心灵,这是一种极具震撼的庆祝画面。
礼仪方面
扶梯严格靠左站:新加坡通行方向与中国不同,这边是靠左边行驶!特别特别要注意乘坐扶梯 — 右边是一定会空出来的,大家都会自动站在左边。
不要占用地铁老人位置:地铁座位左右两边颜色特殊的座椅是留给老弱病残的,就算地铁很挤,这个位置90%的时候是会空出来的,所以大家也尽量不要坐哦。
寺庙内保持安静:寺庙博物馆等景点,千万千万要安静;教堂、印度庙和清真寺,都是有信徒在里边祷告的,尽量不要打扰🤫🤫他们哦。
给小孩和婴儿车让路:拥挤的时候,新加坡人会自动把位置空出来给小孩子和婴儿车,这一点大家注意一下哦。
小贩中心注意别人占位:来新加坡肯定要去小贩中心吃美食,如果桌子上有纸巾、雨伞、公交卡(新加坡人占位置的东西千奇百怪),那就是有人占位了,我们就不要坐了哦,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给雨伞穿衣服:新加坡雨季的时候几乎天天下雨,在进入室内(商场、美术馆、博物馆)之前一定记得给雨伞套上塑料袋,不用担心,门外都会有免费袋子领取,大家记得拿就好喽。
教育方面
根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全球各地区中小学教育水平调查显示,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水平排在全球第一位。国际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报告也把新加坡的教育制度评为世界表现最佳的教育制度之一。新加坡的教育有三个特点:
1. 德育为重
新加坡教育更重视对学生“德”的教育,把道德品质的培养放在第一位,逐步引导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团结合作、终生学习、与时并进,并不断提升解决问题、善于创新等能力。
它的六大核心价值观是:尊重、责任感、坚毅不屈、正直、关爱、和谐。
新加坡教育重视突出品德教育。新加坡教育者、学生家长及社会普遍达成了共识,他们认为学生成绩固然重要,但成绩不是生命中唯一大事,在学校里,还有许多生活上的事物值得学习。
2. 灵活教学,主张“少教多学”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