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实景!这就是网传被新加坡掐住咽喉的马六甲海峡!

2025-04-10     缘分     1431

近期,有中国网友分享了在飞机上见到的马六甲海峡。在小时候的地理课本上,“马六甲海峡——东方十字路口”只是一个需要划重点的名词。直到真正俯瞰这片海域,网友才发出感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震撼实景!这就是网传被新加坡掐住咽喉的马六甲海峡!

(图源:小红书@好一个猫)

在这片海域,密密麻麻的船只如同繁星点点,在蔚蓝的大海上穿梭往来。巨型油轮、货柜货船、散装货轮等各类船舶,满载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沿着既定的航线有序航行。文字怎样也无法完全描述这样的壮观!

震撼实景!这就是网传被新加坡掐住咽喉的马六甲海峡!

(图源:小红书@木木水吉在进步)

马六甲海峡是全球最繁忙的海峡之一。它是连接太平洋西岸与印度洋沿岸港口的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对于东亚国家而言,尤其是日本、韩国等资源匮乏的国家,马六甲海峡更是其能源运输的 “生命线”。

震撼实景!这就是网传被新加坡掐住咽喉的马六甲海峡!

(图源:小红书@木木林)

而新加坡是马六甲海峡最重要的港口城市。新加坡借助马六甲海峡的东风,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了如今的国际化大都市。关于此,也有许多不同的声音。

马六甲困局与克拉运河

提到马六甲海峡,许多简中网读者的第一反应就是“马六甲困局”“新加坡靠过路费发达”“克拉峡运河”……

很诡异的是,这三个概念只存在简中网。在任何其他地方,几乎看不到这些传说。

为什么?

《新加坡眼》今天就带大家看一看,究竟什么是马六甲海峡?它跟新加坡的关系是什么?

首先,说说马六甲海峡。许多人以为,所谓“海峡”,一定是狭窄的一片水域。其实,马六甲海峡最宽处是250公里,最窄处也有38公里。相对来说,大家熟悉的直布罗陀海峡,最窄处只有14.3公里;另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曼德海峡,就在也门边上,连接红海和亚丁湾,最窄处是26公里。这两个都比马六甲海峡窄。

与马六甲海峡差不多的是英吉利海峡,分隔英国与欧洲大陆,它的最窄处是34公里,略比马六甲海峡窄一些。

震撼实景!这就是网传被新加坡掐住咽喉的马六甲海峡!

(图源:pexels)

所以,马六甲海峡一点儿也不小,不要把它想像成易守难攻的天险。最窄处34公里,就这么容易封锁?大国海军难道是吃素的?

退一万步说,即便封锁了马六甲海峡,难道就没了别的通道了

当然,有人会说,所以要在泰国修克拉运河,避开马六甲海峡,直接从安达曼海通到泰国湾,然后北上广州、上海、大连诸港,难道不香吗?

震撼实景!这就是网传被新加坡掐住咽喉的马六甲海峡!

遗憾的是,不得不说,克拉运河完全是只存在简中网的一个概念。至少目前仍是如此。

首先,泰国为了本身的国内政治稳定,不可能把自己国土一分为二,主动把本来已经存在严重分裂倾向的泰南三府,用一条人工运河给“划出去”。本来,地理上跟你在一起,都要闹分裂了,如果在地理上还硬生生把它隔开,能想像会导致什么吗?

其次,如果说美国有能力封锁最窄处38公里的马六甲海峡,那么,图纸上的克拉运河宽度为100米,为何认为美军就封锁不了

再次,即便建成了克拉运河,每年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和货量,是不是克拉运河所能承载得了

因此,到今天为止,所谓的“克拉运河”一直还在云端。十年前,网上还疯传照片和“新闻”,说“泰克拉基础设施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与泰国官方签署克拉运河投资建设等项目,初步预估该计划需耗时10年、投资总额280亿美元,建成之后,“中国利用克拉运河破解马六甲困局”。

结果,很快的,当天中国官方澄清:“没有听说过中国政府有参与该项目的计划”。

很多所谓的“新闻”,其实是靠简中网读者的爱国热情,给自己带来流量甚至潜在的利益,都是在消费爱国热情

靠过路费发达

有人说,新加坡靠收取马六甲海峡的过路费发财。这也是蛮有意思的观点。

在历史上,马六甲海峡一直是欧洲、中东、印度与东南亚、东亚诸国的交通要道。两三百年前,挟工业革命之利,欧洲海事大国——英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在东南亚争夺海上霸权。荷兰先在印尼群岛建立殖民地。后来,英国为了跟荷兰抢夺海上经济权利,于1819年开埠新加坡,把新加坡开辟为自由港,对商船减免各种税费,争取它们使用新加坡港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