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8印象古早】心懷社會青年為逃避追捕加入馬共 得獎作家首曝1976 年偷渡過程

5天前

凌晨三點警察上門找人,海凡剛好不在家裡,他知道要躲避追捕只能逃到國外,海凡當年參加文藝團體接觸了社會主義,也認識了一些馬共地下組織成員,當他決定要離開時,聯繫了這些人請他們幫忙偷渡出國。

本地作家海凡偷渡到馬來西亞當天是1976年9月9日, 這天是中國領導人毛澤東逝世的日子,而海凡在這天正式成為了馬共游擊隊員。

「13年里我住過大約15個營房,這是比較固定的。有時候一兩個月,有屋子、課室、廚房等。但是如果是行軍流動途中,那麼就睡在吊床,在兩棵樹之間。」

「其實山裡面的日子,最苦的是吃飯的苦。上山過後因為在大森林裡,基本上就沒有吃過白米飯,糧食供應有限,不夠的就用木薯拌著吃,米飯是很少的,沒辦法吃得飽。」

長期處在半飢餓的狀態,這種日子是怎樣的滋味?游擊隊員的「工作」 包括什麼?如何分工?13年在山裡,他只有一次下山的機會,在夜晚的時候到泰國勿洞最靠近市鎮的地方,那是一次怎樣的行動?

偶爾一些已經退出武裝鬥爭的昔日同僚會搭乘被他們稱為  「狗叫機」 的飛機在空中喊話勸人投降,在惡劣的雨林環境和看不到前途的茫然中,海凡的信念在漫漫13年里都沒有絲毫動搖嗎?

13年雨林生活,對現代人來說難以想像,這系列的《958印象古早》,隨前馬共游擊隊員海凡踏上1976年的逃亡之路,一起了解雨林里的生活和身為馬共游擊隊員的經歷 。

吉隆坡火車站月台,海凡踏上雨林生活的起點。(照片:受訪者提供)

本地作家海凡另一個筆名是辛羽,本名洪添發,曾參與馬共領導的武裝部隊,是馬來亞人民軍的普通士兵。在雨林生活十三年。1989年12月2日,隨著馬共和泰國及馬來西亞政府簽訂合艾和平協議,停止武裝鬥爭,解散部隊,在家人的多番努力立下於1992年重返新加坡。

海凡曾獲新加坡金筆獎、方修文學獎、世界華文微型小說雙年獎,《可口的飢餓》入選《亞洲周刊》2017中文十大小說,英譯版  「 Delicious hunger 則獲得英國筆會English PEN翻譯獎,譯者為2018年新加坡文學獎英文小說獎得主、新加坡小說家、翻譯家程異。《雨林的背影》獲2024年新加坡文學獎華文小說獎。

《可口的飢餓》入選《亞洲周刊》2017中文十大小說,2025年4月在新加坡出版英譯版 Delicious Hunger ,6月份也會在美國面世。


相关文章

  • 女子在地鐵站被摸屁股 猛追大喊求助勇擒色狼
  • 美國發動世界貿易戰誰將最後站在台上? 跟李顯龍上一課吧!
  • 防長黃永宏宣布引退 不參加來屆大選
  • 億元遺產引家族紛爭!長子起訴姐弟,爭奪唯一遺產執行權
  • 新加坡現裸男持刀傷人,赤身奔跑還四處搞破壞!
  • 天琴座流星雨即將浪漫來襲!新加坡這些地方可看到
  • 全球創新70%在亞洲!新加坡副總理從中關村發展談新中合作
  • 當AI邂逅星辰!中國教授這幅神作,讓新加坡總統直呼驚艷
  • 人民黨宣布競選政綱 謝鏡豐將領軍碧山 大巴窯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