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躍居第二!《中國出國留學藍皮書2025》揭示全球留學新格局

2025-04-15

2025年4月11日,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內,一場匯聚24個國家、246所院校的國際教育展拉開帷幕。

這場規模空前的盛會不僅展示了全球教育的多樣性,更見證了《中國出國留學藍皮書2025》(以下簡稱「藍皮書」)的發布。

報告基於對28個熱門留學國家的綜合評估,揭示了留學目的地、專業選擇與就業趨勢的顯著變化:英國蟬聯榜首,新加坡躍居第二,美國因多重因素跌至第四,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則成為新興力量。

留學目的地 多元化趨勢重塑全球教育格局

藍皮書首次從安全、成本、學術環境、就業支持等維度對留學國家進行評分。

結果顯示,英國以8.9分居首,新加坡8.7分、加拿大8.5分緊隨其後,美國則以7.8分滑落至第四。

這一排名變化映射出中國學生的理性選擇:

英國憑藉牛津、劍橋等百年名校的學術積澱,持續吸引追求深度學術研究的學子。

數據顯示,2022/23學年中國在英留學生人數達158,335人次,較上一學年增長4.4%

新加坡的崛起尤為引人注目。

其國立大學與南洋理工大學在2025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分列第8和第11位,課程設置緊湊且注重實踐,契合中國學生「高性價比」需求

此外,英語主導的國際化環境、低犯罪率及與中國無時差的優勢,使其成為亞洲留學的首選。

美國的排名下滑則與地緣政治緊張、STEM學科限制及安全預警頻發直接相關。

2022/23學年中國在美留學生總數較2019年下降約9%,其中本科生人數減少顯著,而研究生人數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與此同時,「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吸引力顯著提升。

伊朗、越南、厄瓜多等新興國家通過寬鬆的簽證政策與特色學科吸引留學生。

例如,伊朗德黑蘭大學因歷史文化和語言研究資源,近年中國學生申請量增長超30%

專業選擇 技術驅動與就業導向並行

藍皮書指出,中國留學生的專業選擇日益與國內新興產業需求深度綁定。

人工智慧、綠色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成為熱門方向,60%的歸國留學人員投身於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興產業。

這一趨勢受兩大因素推動:

01 全球技術競爭加劇

人工智慧、量子計算等領域的人才缺口持續擴大。

2022/23學年,中國在美留學生中62.5%選擇STEM專業,較2015年增長近20個百分點

02 政策與市場協同作用

國內對高端技術人才的扶持政策,疊加企業對國際化背景的需求,促使學生將職業規劃前置。

例如,新加坡通過「技能創前程」計劃,為留學生提供大量產學研結合的實習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STEM學科熱度不減,但部分國家的政策限制促使學生轉向更開放的地區。

例如,德國因寬鬆的工簽政策與低廉的學費,吸引中國學生轉向其機械工程與可再生能源專業。

短期遊學 跨國實踐的"輕量化"探索

藍皮書首次提出「留學教育可持續發展」概念,強調復合型能力的培養。

在此框架下,「世界遊學聯盟」倡議聯合近40所中外院校,推出1-3個月的短期項目,涵蓋實驗室參訪、企業實踐與文化體驗。

2025年教育展上,厄瓜多與越南首次參展,推出熱帶生態研究與數字經濟等特色課程,成本僅為歐美國家的三分之一

此類「輕留學」模式尤其受本科生與職場新人青睞。

數據顯示,2024年參與短期項目的學生中,85%將其視為長期留學的「試金石」,30%通過項目獲得實習或就業機會。

歸國就業 新興產業成為人才吸納主力

隨著國內產業升級,留學人員回國發展已成主流。

北京地區60%的歸國留學人員從事人工智慧、醫藥健康等新興產業,80%的創業者集中於新質生產力領域

這一現象與藍皮書揭示的專業選擇趨勢高度吻合。

就業市場對國際化人才的偏好也推動留學服務升級。

例如,多國高校在招生階段即提供職業規劃諮詢,並與中國企業合作搭建校招平台。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通過校企合作,使中國留學生就業率連續五年保持在92%以上

《中國出國留學藍皮書2025》不僅是一份數據報告,更是全球教育生態的縮影。

從英美傳統強國的「光環效應」,到新加坡的精準突圍,再到新興國家的差異化競爭,留學的選擇從未如此多元。

而對個體而言,無論是倫敦的古老學院、新加坡的創新實驗室,還是德黑蘭的歷史課堂,核心目標始終清晰:在全球化與本土需求的交匯處,以教育為橋樑,探索個人與時代的共生之道。


相关文章

  •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 【GE2025】李顯龍:外國人煽動種族宗教情緒 觸犯新加坡兩大禁忌
  • 新加坡38歲女子在惹蘭勿剎一帶,遭兩名陌生男子襲擊綁起後搶劫!
  • 東方比利返新投票 甩肉21公斤展新貌
  • 【GE2025】謝鏡豐:人民黨的建議不會掠奪國家儲備
  • 【GE2025】陳立峰:若連任 將繼續提升後港社區
  • 【GE2025】反對黨批行動黨沒為新區規劃 李資政:看四周就是答案
  • 【GE2025】李資政:馬來族候選人會不分種族語言宗教 照顧所有居民
  • 【GE2025】民主黨舉行午間群眾大會 聚焦生活費和就業等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