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槟城,旧时名叫槟榔屿,如今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马来西亚“硅谷”!
这里聚集了英特尔、英飞凌、欧司朗等电机、电子、半导体领域的世界知名科技企业!
但在今天的新人物主角朱振荣看来,槟城是被称为大马“硅谷”也好、还是“东方硅谷”都差不多。他觉得“硅谷代表的是企业家精神,而非廉价劳动力!”
他靠着2万令吉的起步资金,硬是创造了一段4.2亿美元的商业传奇,成为马来西亚第43大富豪。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
惠普是他梦的开始!
朱振荣,1970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森美兰州,是大马华裔。
他中学时期就读于百年华校——芙蓉中华中学(成立于1913年,位于大马森美兰州首府芙蓉市,是森美兰福建会馆先贤为了百年树人教育大家创立的森州第二所华校)。
后考入槟城的马来西亚理科大学,获得电器于电子工程学士学位,还取得了影像处理系理科硕士。
1993年时,正在读大二的他以实习生的身份入职了惠普马来西亚分公司。
后来通过自己不懈努力,他终于成为了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电子工程师。在惠普工作的6年时间里,他凭借对事业发展的热忱与努力,在岗位上发光发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得到领导的赏识获得了前往惠普美国总部的机会!
来到美国总部后,他了解到惠普当年也是从一个小小的车库起步,一点点蜕变为一家跨国科技巨头的传奇经历,被惠普创始人的创业精神深深感染。
他想到自己与惠普的两位奠基人比尔·休利特、戴维·帕卡德一样,都是电子工程师出身,“他们可以做到,为何我们不能?!”
朱振荣内心深处的创业火苗开始熊熊燃烧!在1999年时,已经在惠普工作6年的他因为一个人的出现决定辞职创业。
与两位好友开启创业之旅
起步资金仅有2万令吉…
1999年的一天,朱振荣的同事兼好友萧国栋找到他表示:“自己有朋友在槟城的电子厂需要安装视觉检测系统,邀请他辞去高新工作,出来创业。”
当时的朱振荣也才二十七八岁,是惠普最年轻的工程师。一心想要效仿惠普的两位创始人的他因此决定辞职出来创业。
在2000年,伟特应运而生!但当时起步资金仅有2万令吉,公司总共只有他与萧国栋、杨雪宏三个人。刚开始时,萧国栋并未从惠普离职,每天都是下班后才会过来帮忙。
从左往右:朱振荣与萧国栋及杨雪宏
杨雪宏曾经是到惠普工作的实习生,是某大学电脑系的高材生,十分擅长写程序,同时他也是伟特的第一名员工,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伟特的股东兼执行董事。与朱振荣、萧国栋并称伟特机构“创始三剑客”。
他们夜以继日的工作,仅花费半年时间就将视觉检测系统研发出来,交付给电子厂组装后,获得了四五万令吉的收益,这是他与伙伴们创业所得的第一桶金!
在经营公司方面,朱振荣深知,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十分重视研发投入,坚持将每年利润的1%投入研发并始终专注于自动机器视觉检测系统研发与生产,还积极拓展客户群,避免过度以来单一客户。
在这种经营方针下,伟特机构逐渐成为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最大的自动机器视觉检测系统供应商,客户遍布全球,包括日月光、鸿海集团等知名企业。
后来公司上市后,他与伙伴、共同创办人兼高级首席执行官萧国栋及杨雪宏领取的一直是大马上市科技公司最低薪资。身为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朱振荣的薪资还不足2万令吉!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