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64歲退休,50歲以後還能幹嘛?中年職場人迎來黃金第二春

4天前

在人口老齡化加速的今天,新加坡正以系統性改革打破年齡歧視,為中年及老年群體構建「終身就業」新生態。

2025年最新數據顯示,55~64歲新加坡居民就業率高達70.6%,65~69歲群體就業率亦達47.5%。

這個數字背後,是一套覆蓋政策鬆綁、技能重塑、經濟激勵與社會支持的全方位體系,讓「50歲仍是職場黃金期」成為現實。

一、年齡天花板被徹底擊碎

新加坡近年來持續調整退休政策,構建彈性就業框架:

2024年,新加坡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醫生,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人力部開支預算時宣布,勞資政三方已達成共識:

將在2026年7月1日起,再度調整有關年齡,即把退休年齡延至64歲;重新僱傭年齡則調至69歲。

1、新加坡退休年齡階梯式延長

全國職工總會宣布從2025年1月1日起,將屬下職員的退休年齡調高到64歲,重新僱傭年齡也相應調高到69歲,比全國計劃提早一年半實行。

對於海外人士,持有WP准證,2025年退休年齡已提高至63歲,返聘年齡上限達68歲,並計劃2030年進一步延長至65歲和70歲。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2、僱傭限制全面鬆綁

2025年3月,人力部取消外籍員工最長僱傭期限制,允許WP工作準證持有者工作至63歲,新申請年齡上限提升至61歲(非馬來西亞籍)。

同時,企業若無法返聘達到退休年齡的員工,需支付最高14,750新元僱傭援助金,倒逼僱主保留資深員工。

3、彈性退休制度

員工可自主選擇55-63歲間退休,退休金隨延遲年限遞增,最高可達2000新元/月,既保障生活品質,又緩解養老金壓力。

新加坡人力部數據顯示,本地年長員工就業率持續走高,55~64歲者仍在職場工作者的比率,從2018年的66.8%增至2023年的70%,同時期65~69歲還在上班的年長者,也增至48.3%。

目前在所有居民雇員中,55歲及以上者占超過四分之一。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二、新加坡砸重金打造「不老競爭力」

面對產業升級需求,新加坡推出多項「技能回爐」計劃,讓中年群體無縫銜接新經濟:

1、40+技能重啟計劃

40歲以上公民參加培訓可獲每月300新元津貼,全日制深造者最高享7.2萬新元/兩年生活補助。

2、企業轉型配套

僱傭3名以上本地員工的企業,可獲1萬新元數智化改造基金,用於雲計算、AI技術應用,同步享受70%培訓費用補貼。

3、行業定向培養

生物醫藥、半導體等戰略產業獲30億新元注資,配套10億新元研發基金,催生大量高附加值崗位,中年轉業者可通過「就業技能計劃」獲得半年期職業培訓與每月300新元過渡補貼。

典型案例:52歲的原製造業技工陳先生,通過「技能創前程進階計劃」轉型AI數據分析師,官方承擔其培訓費用的70%,企業同步獲得4萬新元僱傭補貼,實現個人與企業雙贏。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三、讓企業「搶著聘用」資深員工

新加坡巧妙運用財稅工具,將僱傭中年員工轉化為企業的「經濟優選」:

1、高齡僱傭補貼加碼

企業聘用60歲以上、月薪低於4000新元員工,可獲最高8%薪資補貼,年齡越大補貼比例越高。

2025年新政更將適用年齡延至69歲,補貼上限提升至7%。

2、公積金CPF動態調節

55~65歲員工公積金繳交率2026年再增1.5%,既強化養老儲備,又降低企業當期人力成本。

3、轉型成本共擔

企業為4000新元以下員工加薪,官方承擔40%調薪成本,次年比例維持20%,直接緩解用工壓力。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四、構建「無齡感」支持網絡

超越單純經濟手段,新加坡從生活場景切入消除就業障礙:

1、以房養老創新

65歲以上長者可通過「屋契回購計劃」將部分組屋產權變現,繼續居住的同時獲得養老資金,2022年超2860人藉此增收4.29億新元。

2、社區就業樞紐

全國設立活躍樂齡中心,提供職業諮詢、崗位匹配服務,85%長者步行10分鐘即可獲得就業支持。

3、適老化改造

街道加寬、交通燈延時、地鐵無障礙升級,讓銀髮族通勤更安全便捷。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五、老齡化社會的破題樣本

新加坡模式已顯現多重效益:

1、經濟層面

2024年本地居民勞動參與率攀升至66.4%,公民失業率僅2.9%,高齡員工貢獻GDP增長率超1.2%。

2、社會層面

公積金制度讓退休金平等化,月均18000元人民幣的養老金水平,配合「自己存錢自己花」的儲蓄邏輯,消除代際矛盾。

3、文化層面

的士司機、宗教導師、AI工程師等崗位頻現銀髮族身影,重塑「老有所為」的價值認同。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新加坡證明,老齡化絕非發展枷鎖,而是激發社會創新的契機。

通過政策、市場、社會三力協同,每個年齡段的勞動者都能找到發光舞台,這或許才是應對銀髮浪潮的最優解。

註:參考資料來源於新加坡MOM,CPF,工貿部,職工總會,聯合早報等


相关文章

  • 新加坡榜鵝藏著30家必吃美食,低至2新起!
  • 孤獨、租房、無存款、單身狗,他們才是新加坡過得最掙扎的一群人
  • 新手爸媽快看!新加坡必逛的11家母嬰店都在這了!安全還便宜
  • 新加坡的Angelina甜品店
  • 新加坡的Angelina甜品店
  • 新加坡榜鵝藏著30家必吃美食,低至2新起!
  • 在新加坡必吃什麼?推薦幾家米其林指南上榜的福建面~
  • 令人懷念的新加坡逸群海南雞飯
  • 孤獨、租房、無存款、單身狗,他們才是新加坡過得最掙扎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