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四、构建“无龄感”支持网络
超越单纯经济手段,新加坡从生活场景切入消除就业障碍:
1、以房养老创新
65岁以上长者可通过“屋契回购计划”将部分组屋产权变现,继续居住的同时获得养老资金,2022年超2860人借此增收4.29亿新元。
2、社区就业枢纽
全国设立活跃乐龄中心,提供职业咨询、岗位匹配服务,85%长者步行10分钟即可获得就业支持。
3、适老化改造
街道加宽、交通灯延时、地铁无障碍升级,让银发族通勤更安全便捷。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五、老龄化社会的破题样本
新加坡模式已显现多重效益:
1、经济层面
2024年本地居民劳动参与率攀升至66.4%,公民失业率仅2.9%,高龄员工贡献GDP增长率超1.2%。
2、社会层面
公积金制度让退休金平等化,月均18000元人民币的养老金水平,配合“自己存钱自己花”的储蓄逻辑,消除代际矛盾。
3、文化层面
的士司机、宗教导师、AI工程师等岗位频现银发族身影,重塑“老有所为”的价值认同。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新加坡证明,老龄化绝非发展枷锁,而是激发社会创新的契机。
通过政策、市场、社会三力协同,每个年龄段的劳动者都能找到发光舞台,这或许才是应对银发浪潮的最优解。
注:参考资料来源于新加坡MOM,CPF,工贸部,职工总会,联合早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