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对等关税”启动,为什么越来越多企业选择移居新加坡?

4天前     静姝     4609

美国时间4月2日下午4点,特朗普政府正式出台了最新一轮的关税政策,基于“对等关税”原则,对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这一政策的核心在于“以牙还牙”,即根据其他国家对美国商品征收的关税水平,对美国商品实施相应的对等关税。

全球“对等关税”启动,为什么越来越多企业选择移居新加坡?

“对等关税”对各行业的影响

从行业层面来看,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对半导体与电子制造、新能源汽车与电池、光伏与储能、机械装备、生物医药以及纺织服装等多个行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其中,半导体与电子制造行业因关税高达54%,迫使苹果、英伟达等巨头转向东南亚供应商;新能源汽车与电池行业的关税更是飙升至100%,导致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纷纷调整市场策略。

新加坡的独特优势

全球“对等关税”启动,为什么越来越多企业选择移居新加坡?

在这场关税博弈的风暴里,新加坡凭借自身低关税、低税负、资金自由进出以及政治立场中立等一系列优势,成功在动荡中稳住阵脚,摇身一变成为外贸企业眼中的“安全新港湾”。

1.低关税优势显著:新加坡与美国之间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众多产品进口关税被控制在0 - 5%的极低水平。即便在特朗普推行“对等关税”政策的大环境下,新加坡也仅被征收了10%这一相对最低档的税率,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相比,关税负担明显更轻。

2.低税负环境优越:新加坡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上限设定为17%,同时,企业还能借助“全球贸易计划(GTP)”这一政策红利,将实际税负进一步压低至5%,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成本。

3.资金流动自由灵活:新加坡的外汇管理政策十分宽松,资金能够毫无阻碍地自由进出,这一特性对于外贸企业而言,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极大地便利了企业的资金运作。

4.政治中立且稳定可靠:新加坡在国际事务中始终保持中立立场,不轻易被卷入各类国际争端之中,为企业营造了一个稳定、可预期的经营环境,让企业能够安心开展业务。

新加坡应对“对等关税”态度

全球“对等关税”启动,为什么越来越多企业选择移居新加坡?

面对美国“对等关税”新政,新加坡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表示:“我们对此感到非常失望,尤其因为新美两国拥有深厚且持久的友谊。这不是对朋友应有的行为。”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明确指出,美国此举违背了两国深厚友谊及自由贸易原则,尤其新美自贸协定下新加坡长期对美贸易逆差,理论上不应成为关税目标。美方以解决贸易逆差为由的关税政策存在双重矛盾:一方面忽视其服务贸易顺差(如金融、教育等),另一方面单边加征关税直接违反WTO最惠国待遇原则,威胁多边贸易体系根基。黄循财批评美国此举是对其主导建立的战后自由贸易秩序的背离,可能引发全球保护主义连锁反应,尤其对新加坡等小国构成系统性风险——大国主导的双边谈判将压缩小国议价空间,导致边缘化危机。

新加坡官方应对措施

国内应对举措:

1.组建跨部门协同团队:由副总理颜金勇担任负责人,将贸工部、工商联合总会、雇主联合会以及工会等各方力量汇聚起来,以此增强企业应对困难的能力,助力员工实现职业转型。

2.实施财政援助计划:运用 2025 年预算案储备资金,借助邻里购物券、水电费回扣等针对民众生活的补贴措施,以及 ComCare 对弱势群体的帮扶项目,来缓解经济冲击带来的影响。

3.保持政策灵活性:政府持续密切关注局势变化,随时做好追加应对措施的准备,并且着重强调财政储备充足,足以应对长期的经济挑战。

国际合作规划:

1.深化区域一体化进程:积极推动东盟(东盟)内部贸易的便利化发展,本周已召开经济部长特别会议,向外释放加强区域一体化的积极信号,同时与各成员国加强协调,共同提升区域竞争力。

2.拓展全球合作版图:黄循财已与英国新首相展开交流沟通,后续计划与多个国家的领导人进行协商洽谈,重点聚焦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的合作拓展。

3.推动多边体系变革:联合理念相近的国家,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内积极推动机制改革,倡导构建兼顾公平原则的规则体系,同时为未来可能形成的新全球贸易秩序提前做好战略布局。

外贸企业如何把握机遇

面对特朗普时期实施的“对等关税”政策,我国外贸企业需主动优化市场战略,敏锐捕捉新加坡市场所蕴含的潜在机遇。具体策略如下:

1.深耕美国市场:新加坡凭借其低税率优势,使得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外贸企业可借助新加坡作为贸易跳板,深度挖掘并拓展美国市场的业务版图。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