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大選臨近之際,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於4月13日通過社交媒體發布了一條極具感染力的視頻,直接向年輕選民和首次投票者發出呼籲,強調「政府將傾聽年輕一代的聲音,並承諾與他們共同塑造新加坡的未來」。
同日,行動黨公布了角逐反對黨控制選區的候選人名單,此次大選將派出近代史上最多的新面孔——超過30名新人參選,展現政黨更新與世代交替的決心。
打破世代偏見:重新定義Z世代的價值
在時長兩分鐘的視頻中,黃循財總理直面社會對Z世代的偏見,反駁了所謂「軟弱」「自我」"缺乏韌性"的標籤。
他指出,年輕一代的「不滿足現狀」恰恰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你們體現了一種新的願望——不願接受世界既有的運行方式,我們聽到了你們的聲音。」
"你們對生活有更高標準,你們不會輕易分心或過度敏感,你們在認真關注這個世界。"黃總理的這番話,被觀察家視為對年輕選民價值觀的深度認同。新加坡管理大學政治學教授陳慶文分析,這種表述展現了執政黨對世代更替的敏銳把握。
選舉與傳承:新一代的政治接力
"對許多年輕人來說,這將是第一次投票;對我而言,這也是第一次以總理身份領導國家。"黃循財以平實的語言建立起與年輕選民的情感聯,「我認真對待這一角色,希望帶領國家迎接未來的挑戰。」
他承諾將打造一個「讓每個人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的新加坡,並強調國家需成為「夢想實現之地」,尤其在全球化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
同時透露人民行動黨將在2025年大選推出超過30位新候選人,創下近代史上最高紀錄
在武吉巴督舉行的記者會上,黃總理解釋這一決定的戰略考量:"全球局勢充滿不確定性,我們必須加快團隊更新。每延遲五年,轉型就會更加困難。"這種未雨綢繆的思維,延續了新加坡領導人一貫的務實作風。
歷史傳承:變局中的不邊承諾
黃循財總理回顧先輩將"不起眼的貿易站"發展為繁榮都市的歷程,黃循財稱:「先輩們用毅力與團結建立了這個國家,現在接力棒交到我們手中。」他坦言世界正面臨「深刻變革」,但行動黨60年來與人民同行的承諾不會改變。
多元族群與社區團結:選舉策略的核心
除年輕選民外,黃循財近期多次強調多元種族社會的凝聚力。4月13日晚,他在與印度青年的對話中肯定該族群對新加坡的貢獻,並承諾新候選人名單將包含印度裔代表。「你們可以既為種族根源自豪,也為新加坡人身份自豪——這就是我們的『新加坡人』認同。」
同日,他在武吉班讓的開齋節活動上呼籲全民團結:「儘管全球局勢艱難,新加坡必須成為穩定與和諧的燈塔。」這一表態被視為對近期國際地緣衝突(如中東緊張局勢)的間接回應,也凸顯行動黨在選舉中主打「社會穩定牌」的策略。
多元團隊亮相:挑戰反對黨堡壘選區
行動黨此次大選的核心戰場之一是奪回反對黨控制的阿裕尼、後港和盛港集選區。4月13日公布的9名候選人背景多元,涵蓋私營部門精英、專業人士、克服逆境成長的奮鬥者,試圖以「貼近民生」的形象爭取選民:
阿裕尼集選區:工會領袖傑格、牙醫飛翔等6人組成團隊,直面工人黨(WP)現任議員;
後港單選區:刑事律師林於暉(Marshall Lim)挑戰工人黨自1991年以來的長期優勢;
盛港集選區:前交通部兼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藍彬明醫生領軍,搭配深科技創業孵化器Moringa Ventures合伙人黎曦怡、Creative Eateries企業事務和人力資源總監王詩佳等新人,力圖翻轉2020年工人黨52.13%的得票率。
歷史背景與選情分析:
後港是工人黨「最長壽」的堡壘,2020年大選中以59.95%的高得票率連任。
阿裕尼自2011年首度被工人黨攻破後,行動黨屢次爭奪未果,2020年工人黨在此得票率逆勢增長近10個百分點。
盛港作為工人黨2020年新贏得的集選區,被視為行動黨「最可能翻盤」的目標。
這種人員構成既保持專業水準,又增強了草根代表性,是對反對黨'接地氣'優勢的直接回應。
選舉基調:穩定、包容與世代共治
綜合黃循財近期言論與行動黨布局,本次大選的三大主線已清晰浮現:
爭取年輕選民:通過肯定Z世代的批判精神,將「不滿」轉化為建設性參與。
強化多元認同:以少數族裔代表和社區活動鞏固「新加坡人」身份認同。
平衡變革與延續:既推出大量新人展現活力,又保留李資政等元老維持穩定性。
隨著提名日臨近,行動黨能否以「傾聽」姿態贏得年輕選民,並通過新人戰術奪回反對黨選區,將成為選舉關鍵看點。黃循財在視頻中簽署的「告選民書」或許預示了更具體的政策綱領,而他對「不確定世界中的新加坡燈塔」的願景,最終需由選民手中的選票來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