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陰霾籠罩下的東南亞突圍戰:供應鏈重構與區域博弈新局

4天前

當特朗普政府的對等關稅如達摩克利斯之劍懸頂,東南亞各國正經歷一場靜默而深刻的產業地震。從越南工廠的緊急排班調整,到馬來西亞港口驟減的貨櫃吞吐量,這場沒有硝煙的貿易戰中,東協國家以"柔性防禦"策略展開了一場關乎生存的跨國博弈。

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東協研究中心兼任項目主任林薇伶指出,暫停關稅一定程度上為各國創造了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同時也提升了東協整體的競爭力。

若貿易戰僵局持續,東南亞有望鞏固其作為全球製造關鍵節點的地位。不過,在這複雜的貿易環境中,東協國家應加速實現出口市場多元化,減少對美國的過度依賴,深化與中國、歐盟、印度等夥伴的貿易聯繫。

此外,在碎片化的全球貿易格局裡,改善海關效率、革新監管框架、頒布投資激勵措施以及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對吸引和留住外國投資極為關鍵。

面對關稅衝擊,一些公司已著手調整產品供應源。據《日經亞洲》報道,惠普增加了從墨西哥生產線向美國市場的供貨,減少從泰國和中國的取貨量。

但也有公司選擇靜觀其變,如任天堂,將根據談判結果決定如何調整從中國、越南和馬來西亞代工廠向美國市場的供貨策略,因為美國對這三國實施的關稅稅率差異較大。

越南:受益與衝擊並存,積極尋求對策

越南曾是中美貿易戰和 「中國加一」 策略的最大受益者,眾多跨國公司將生產線轉移至此。然而,紡織品和服裝作為越南第三大對美出口商品,這一輪卻遭到美國關稅的沉重打擊。

以耐克為例,自 1995 年在越南設廠生產以來,帶動了眾多體育用品和服裝品牌在越設生產線。特朗普上一任期的中美貿易戰促使耐克進一步將生產線從中國轉移到越南和印度尼西亞,如今中越印產量占耐克鞋類生產的 95%。

面對特朗普對這三國的高關稅,耐克幾乎難以調整供應鏈。分析師表示,根本沒有其他地方能擁有如此規模的產能和勞動力成本來替代,越南紡織業已開始積極應對

越南紡織服裝協會副主席張文錦建議,企業應拓寬出口渠道,推進市場多元化,並與品牌和買家合作,共同應對現有訂單的困難。同時,他呼籲政府出台扶持政策,降低增值稅、土地稅、企業所得稅等經營成本。

越南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和地理位置使其對跨國公司仍具吸引力。不過,對於嚴重依賴美國市場的企業,關稅會促使他們重新評估供應鏈布局,可能會關注關稅率較低的國家,如馬來西亞和泰國,尤其是電子和汽車等高價值行業。

由於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若越南、柬埔寨等國無法大幅降低關稅,受影響較小的菲律賓等國或因對美出口更穩定、風險更低而獲得青睞。此前,菲律賓貿工部長洛克就表示準備利用菲律賓相對較低的關稅,擴大對美國的出口。

越南市場難以消化大量美國產品以消除貿易逆差,且美國商品對越南消費者來說相對昂貴,他們更傾向於選擇其他國家的廉價替代品。此外,高額關稅甚至可能衝擊越南的穩定發展,影響相關發展願景的實現。

馬來西亞:出口投資承壓,企業面臨挑戰與機遇

美國是馬來西亞重要的出口市場之一。在東協國家中,馬國對美商品出口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僅次于越南和柬埔寨,與泰國不相上下。美國對馬國加征 24% 關稅,對馬國的出口貿易、產業布局和外資引入構成了衝擊。

馬國興業金融分析,美國市場占馬國總出口額的 13%,新關稅若落實,可能導致出口額下滑 1.3 個百分點。若其他主要市場需求也受影響,馬國整體出口或再下滑 5.8 個百分點。

特朗普按下關稅政策暫停鍵,讓馬國出口商暫時鬆了一口氣。馬國資深財經分析員蔡兆源認為,關稅是特朗普促使各國談判的手段,在這 90 天寬限期內,各國與美談判可能使局勢更加混亂,拉鋸戰會傷害出口商,導致訂單無法落實,買家觀望,甚至提前囤貨應對價格不確定性。

馬國中小企業公會總會長陳棋雄表示,不少中小型出口商已感受到壓力,很多買家只採購緊急商品,其他訂單被擱置。目前,部分出口商已暫停對美出口,評估風險並觀望政策發展。

儘管大部分行業面臨關稅壓力,但也有小部分企業看到潛在機遇。經營包點和冷凍食品出口的馬國品愛食品公司創辦人陳芳心認為,美國對中國徵收更高關稅,使馬來西亞產品在美國市場價格更接近中國產品,這或許是一個契機。不過,在關稅政策不明朗、全球需求普遍放緩的情況下,沒有國家能長期受益。

印度尼西亞:審慎應變,尋求供應鏈多元化

過去 15 年一直為美國沙發製造商供應部件的印度尼西亞家具材料供應商蘇菲安托預計,關稅實施首兩個月訂單會減少 75%,後續雖會逐漸恢復,但整體出口訂單仍會下跌 25% 到 30%。特朗普宣布暫停關稅後,情況又有了變數。

蘇菲安托認為實施關稅不符合市場邏輯,因為其供應部件的原材料大多是鋼鐵,美國鋼鐵價格比亞洲高出至少 50%,即便對印尼實施 32% 關稅,依靠鋼鐵的公司也不會遷移到美國,那裡勞動力更貴且生產效率更低。在不確定的貿易環境下,他只能採取觀望態度,縮緊預算並對訂單採取規避風險策略。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印尼作為東協第一大經濟體,美國是其第三大出口目的地,但印尼對美出口只占 GDP 的 2.2%,關稅曝險相對較小。不過,像蘇菲安托這樣的出口商以及在印尼有業務的新加坡企業,仍關注關稅影響。

提供醫療服務的新醫診所創辦人兼執行長劉刻賓表示,診所使用的部分藥劑產品和醫療設備從美國進口,關稅會波及全球供應鏈,推高產品價格。診所正探討開拓歐洲、日本、新加坡和韓國等地的貨源,並與印尼批發商和區域製造商共同尋找替代產品。

衛達仕律師事務所的新加坡籍印尼業務主任沈忠髮指出,關稅將導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跨境兼并和收購以及海外直接投資減少。他們正協助跨國企業客戶制定應對策略,重組業務和調整供應鏈。同時,他注意到一些製造業客戶考慮遷至低成本、低關稅市場,若美國對印尼徵收的關稅低於其他東南亞國家,印尼有望成為贏家。

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資深研究員西瓦格認為,美國若對印尼實施高額關稅,將使印尼出口額和海外直接投資減少,紡織品、鞋業和電子產品受衝擊最大,還可能加劇經濟不穩定和社會動盪風險。

他建議印尼重新檢討對美國進口產品徵收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並在能源、重要礦物和藥劑等領域與特朗普政府達成協議。此外,印尼龐大的國內市場是重要優勢,若妥善利用,能緩衝外部貿易形勢的不確定性

當華盛頓的關稅大棒遇到東南亞的"橡膠式防禦",這場較量正在改寫全球化劇本。正如吉隆坡某工廠牆上的標語:"我們無法選擇風暴,但能學會在雨中跳舞。"此刻的東協,正以獨有的韌性跳著一支關乎存亡的華爾茲。


相关文章

  • 女子在地鐵站被摸屁股 猛追大喊求助勇擒色狼
  • 美國發動世界貿易戰誰將最後站在台上? 跟李顯龍上一課吧!
  • 防長黃永宏宣布引退 不參加來屆大選
  • 億元遺產引家族紛爭!長子起訴姐弟,爭奪唯一遺產執行權
  • 新加坡現裸男持刀傷人,赤身奔跑還四處搞破壞!
  • 天琴座流星雨即將浪漫來襲!新加坡這些地方可看到
  • 全球創新70%在亞洲!新加坡副總理從中關村發展談新中合作
  • 當AI邂逅星辰!中國教授這幅神作,讓新加坡總統直呼驚艷
  • 人民黨宣布競選政綱 謝鏡豐將領軍碧山 大巴窯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