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5 日,新加坡食品局與衛生部聯合發布公告,明確表示經過詳細調查,沒有確鑿證據表明 2 月新加坡齊心應變演習期間發生的 187 起急性腸胃炎病例與當時分發的即食餐有關。
公告指出,在整個調查過程中,無論是食品安全層面的深入排查,還是臨床結果的分析,均未將即食餐認定為導致這起事件的直接原因。具體而言,對即食餐樣本進行的實驗室檢測、對新翔集團(SATS)生產場所設備及接觸表面開展的環境拭子檢測,以及針對受影響人員和食品處理人員糞便樣本的檢測,均未發現食源性致病菌。同時,食品局對生產場所和流程的全面調查,也未察覺到任何食品安全漏洞。不過,為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食品局仍將與新翔集團攜手,對食品生產過程展開審查與強化工作。
這批由新翔集團研發的即食餐,原計劃於 2 月 15 日至 28 日向公眾分發。然而,2 月 18 日,新加坡藝術學院的 20 名學生在食用即食餐後,突發急性腸胃炎症狀,這一情況引發廣泛關注,當局隨即暫停了演習中食品供應中斷的相關環節。截至調查結束,此次事件中總計 187 人出現急性腸胃炎症狀,約占用餐總人數的 0.2%。
最後,當局特彆強調,確保食品安全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能通過採取安全、衛生的舉措,如在用餐前用肥皂徹底洗手等,為食品安全貢獻力量,共同守護公眾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