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自1991年南洋理工大學正式成立以來,南洋理工大學共有五任校長。現任南洋理工大學校長Ho Teck Hua (何德華)教授是第五任校長,而在他之前的四任校長也為南洋理工大學的創立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那麼,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這五位優秀的校長吧。
第一任校長:Cham Tao Soon
南洋理工大學的第一任校長是詹道存教授。詹道存教授最先是於1981年起擔任當時的南洋理工學院的建校校長。1991年,南洋理工學院進行重組,將國立教育學院納入旗下,更名為南洋理工大學,詹道存也於1991年擔任南洋理工大學的校長,直到2002年12月卸任。
Cham Tao Soon 是南洋理工大學的創始校長,在學校成立之初,他的領導和成功的願景對NTU的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Cham Tao Soon
來源:Asean Scientist Magazine
作為南洋理工大學的校長達22年之久,詹道存教授在建設大學方面發揮了歷史性作用。在南洋理工學院時期,他就將這所毫無名聲的理工學院建設成一所以工科、商科而世界聞名的大學。建校僅四年,南洋理工學院便被大英國協工程理事會評選為全球最佳工科類教育機構之一。
在擔任南洋理工大學校長期間,詹道存教授不僅繼續致力於南洋理工大學學術方面的建設,在校園建設上面也是投入了不少心思。雲南園內的地標建築項目,包括生物科學學院和TechnoPlaza研究中心,就是在他的監督下建成的。他也因他卓越的成就於2007年7月23日被授予名譽校長頭銜。
Cham Tao Soon
來源:Tan Chin Tuan Fundation
詹道存教授一直活躍於新加坡本地的商業和工程行業。他曾在Natsteel Ltd,Singapore Press Holdings,United Overseas Bank等多家公司的董事會任職。他還曾任職於新加坡高層委員會,包括總統顧問委員會。他於2003年獲得由新加坡政府頒發的殊功勳章。
第二任校長:Su Guaning
南洋理工大學的第二任校長是徐冠林教授(Prof. Su Guaning)。徐冠林教授於2003年1月擔任南洋理工大學的校長,直到2011年6月卸任。他曾獲得多個獎項,包括新加坡政府頒發的公共管理獎章(金)、法國總統授予的榮譽軍團勳章以及中國國務院頒發的中國政府友誼獎。
Su Guaning
來源:eurekalert
徐冠林教授於1972年加入新加坡國防部,也是國防部的第一批研究工程師之一。1986年,他已成為國防科技研究院的負責人,並將其發展成為新加坡最大的研發機構。
1997年,他將國防科技研究院轉變為一家非營利性公司,國防科技研究院國家實驗室,並成為其第一任執行長。在國防部擔任副秘書長(技術)兩年後,他成立了國防科技局(Def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DSTA),並在2000年至2002年擔任國防科技局局長。
Su Guaning
來源:DSTA
徐冠林教授曾擔任新加坡國立大學電氣工程系的兼職教授。在2003年正式接任詹道存教授成為南洋理工大學的教授後,他在任職期間制定了NTU2015計劃,並和與中國在多領域進行深度合作,其中包括中新天津生態城等著名項目。
徐冠林教授一直致力於推行科學和技術教育。他通過創立三所新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現已拆分成人文學院和社會科學院)、藝術,設計與媒體學院和數理科學院成功實現南大轉型,提高了研究能力,也吸引了全球頂級管理人員和教授,包括南大第三任校長Bertil Andersson教授。
第三任校長:Bertil Andersson
南洋理工大學的第三任校長是 Bertil Andersson 教授。Andersson 教授於2011年7月擔任南洋理工大學的校長,直到2017年12月卸任。他於2018年7月24日被授予名譽校長頭銜。
Bertil Andersson
來源:EON Reality
在任職此期間,Andersson 教授帶領南大從新加坡走向全球。2017年,南洋理工大學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排名世界第11位,首次超過國大,在亞洲排名第一。同一年,它連續第四年被QS評為全球最佳青年大學(50歲以下)。
Andersson教授是一位植物生化學家,在光合作用、生物膜、光脅迫方面發表了300多篇論文。他開創了人造葉的研究領域,通過陽光來產生低成本的清潔能源。可持續發展是南大2015年NTU計劃下的五個戰略領域之一,他也因為在此領域的卓越成就被第二任校長徐冠林教授邀請來到南大進行研究,得到超過8.3億新元的研究資金的支持。
Andersson 教授被授予上海交通大學顧問教授稱號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生物科學技術學院
Andersson 教授對社會的成就也得到了廣泛認可。他曾獲得過奧地利的威廉•埃斯內獎章和新加坡的總統科學與科技獎章。2016年,他憑藉其對新加坡科學發展做出的傑出貢獻,以及他帶領NTU走向全球的傑出成就,當選為新加坡國家科學院的院士。2017年,他成為十年來首位獲得新加坡政府立功勳章的歐洲人,以表彰他對南大和新加坡的貢獻。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第四任校長:Subra Suresh
南洋理工大學的第四任,也就是現任校長是 Subra Suresh 教授。Suresh校長於2018年1月擔任南洋理工大學的校長。他也曾獲全球多個大學頒發的12個榮譽博士學位,包括浙江大學、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英國華威大學等,在學術上得到高度認可。
Subra Suresh
來源:ntu
2010年,Suresh 校長由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親自提名為國家科學基金會會長。2013年,他被選入美國國家醫學院,同時還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和國家工程院的成員。在全美,僅有19位科學家享有同時任職於這三個機構的殊榮,他也是唯一當選美國科學院、工程院和醫學院院士的大學校長(擔任卡內基梅隆大學校長,任滿4年後離職)。
在領導崗位上,Suresh 校長負責管理70億美元的預算,支持了全美超過2000所研究機構與全球科技與工程相關的多個研究機構。在被歐巴馬指派、就職美國國家科學基金之前,Suresh 校長還是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並擔任工程學院院長。他也是第一位於亞洲出生的麻省理工學院工程學院院長。
Suresh校長(右)與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左)
來源:ntu
在商業方面,Suresh 校長還擔任帕羅奧圖惠普集團的獨立董事,並在科學技術與創新領域為德國西門子公司高層領導提供顧問。他也曾擔任淡馬錫國際私人有限公司(新加坡)的高級顧問,並於2018年被任命為新加坡高層未來經濟理事會成員,並擔任新加坡證券交易所董事會非執行獨立董事。
為表彰他對行業的傑出貢獻,Innovation Research Interchange 於2015年向他授予了IRI獎章,以表彰他在塑造「工程,生物學和醫學交叉領域的新領域」方面的研究。
第五任校長:Ho Teck Hua
何德華教授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第五任校長,並擔任該校傑出大學教授。他也是新加坡人工智慧協會(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ingapore,AISG)的創始執行主席和新加坡工程院院長。
Ho Teck Hua
來源:ntu
何教授是一位傑出的行為科學家,加入南洋理工大學之前,何教授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高級常務副校長兼教務長(2018-2023)和常務副校長(研究與技術)(2015-2018)。他是新加坡國家研究基金會「回國科學家計劃」的首位獲獎者(2015年),獲獎項目為「利用數據驅動的決策科學解決社會挑戰」。
2017年,他牽頭創建了國家人工智慧研究與開發計劃AISG。在他的領導下,AISG啟動了多個標誌性項目。作為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教務長,他負責開發和加強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終身學習計劃,該計劃是研究生教育和繼續教育的途徑。
他還負責通過總統青年教授計劃吸引全球和新加坡的年輕人才加入新加坡國立大學,並招募資深教職員工(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加入大學,領導研究中心和高水平的國際項目。
Tharman Shanmugaratnam總統(左)向Ho Teck Hua教授(右)頒發了總統科學技術獎章
來源:新加坡國家研究基金會
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他監督創建了新加坡國立大學學院(該大學的第一個榮譽學院)和設計與工程學院。後者由工程學院和設計與環境學院合併而成,旨在為大學的跨學科研究和教育奠定更強大的基礎。他還率先開發了 career+,這是一款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幫助學生規劃教育和職業的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
在新加坡,何教授是國防科技研究院國家實驗室、政府科技局和國家研究基金會的董事會成員。他是中央研究院院士,也是運籌學和管理科學研究所(INFORMS)的研究員。他曾榮獲公共行政金質獎章(2023年)和總統科技獎章(2024年)。總統科技獎章是新加坡的最高榮譽,授予在推進新加坡科技生態系統方面做出「傑出、持續和卓越貢獻」的人士。
南洋理工大學的歷任校長在各自的任期內均為學校的發展做出了深遠的貢獻,推動了教育國際化、科研創新及跨學科整合,同時他們個人的學術成就與榮譽也為NTU的聲譽增添了光彩。這些校長們通過不同的領導風格和遠見卓識,幫助學校在全球教育和研究領域站穩了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