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費上漲、消費稅上調,以及冠病疫情後的房價與組屋供應等課題,料將在本屆大選中,繼續成為各政黨激烈交鋒的議題。(取自早報網)
(新加坡訊)生活費上漲、消費稅上調,以及冠病疫情後的房價與組屋供應等課題,過去5年是新加坡朝野議員持續在國會辯論的焦點,料將在本屆大選中,繼續成為各政黨激烈交鋒的議題。
根據《聯合早報》整理的人民行動黨、工人黨、前進黨及民主黨在國會發言、官方網站、社媒平台及媒體訪問中的立場,並參考前進黨2025年4月發布的政黨宣言,歸納各黨觀點如下。
行動黨吁民為動盪時代做好準備 美國加征關稅,行動黨政府呼籲民眾為更動盪的時代做好準備,並設立了由政府機構、商會與工會組成的行動小組,協助企業與員工提升韌力,應對新經濟環境。
最大在野黨工人黨擔心關稅對企業和就業可能帶來影響,建議政府在回應美國關稅時要保持克制,同時立即展開雙邊談判。該黨主張用東協的集體力量,與美國協商,以及加強和區域的經貿聯繫。
前進黨建議與特朗普政府協商新貿易協定,包括調整國內政策及對美戰略投資,並強調外交立場以國家利益為先。
民主黨關注關稅對生活費影響,呼籲回調消費稅,並強調唯有在國人獲得實質支持下,新加坡才能團結應對外部動盪。
對於行動黨而言,此次大選的關鍵,不在於行動黨獲得強力委託,而是獅城須在複雜環境中生存發展,保持強大和團結。該黨理解民眾希望有更多反對黨聲音,強化監督與制衡。真正的問題是,行動黨是否還能組建一個有力的政府,帶領國家前行。
工人黨:中期目標奪國會三分一議席 工人黨的中期目標是贏得國會三分之一議席,強調會支持政府的良好政策、對有缺陷的政策提出建設性的批評,並會在必要時提出反對。
前進黨主張國會中超過三分之一議席由反對黨掌控,以防執政黨隨意修改憲法。同時呼籲改革政治制度,包括取消集選區以及把投票年齡降至18歲。
民主黨則認為,國會須有有能力的反對黨,才能有效監督政府、質詢部長,確保稅收使用透明,並落實問責機制。
另一方面,外籍勞工繼續成為焦點議題。行動黨政府兩年前收緊外勞政策,包括從2025年起調高就業與S准證門檻,並引入互補專才評估框架。為兼顧企業需求,將於7月取消工作準證僱傭年限限制,9月起擴大客工來源。
工人黨建議收緊就業准證審核,並加強學歷驗證,也提議獎勵當地員工比例較高的僱主。前進黨呼籲提高准入門檻,建議包括強化公平考量框架、設定就業准證配額,並對每名准證持有者徵收每月1200新元(約4030令吉)附加費。
民主黨建議推行新加坡人優先政策,實施「人才審查計劃」,確保只有技能與履歷經過嚴格驗證的外國專業人士,才能在當地工作。僱主要聘請外國人,須證明勞動市場沒有他們所需人才。
針對生活費上漲,行動黨政府在2025年財政預算案推出新一輪購物券及SG60配套援助,企業將獲2025估稅年50%公司稅回扣,強調需兼顧短期紓困與長期規劃,以維持獅城在全球動盪中的競爭力。
工人黨提出「生活費危機」動議,建議從住屋、醫療、交通、電費進行結構性調整,減輕國人負擔。包括放寬保健儲蓄用途、提高護理及心理治療津貼、降低非高峰電價、檢討公共運輸運營模式。
行動黨強調,調高消費稅是為確保財政在中長期可持續,應對老齡化帶來的醫療和社會政策支出增加,同時為避免財政赤字,須通過增稅來維持整體財務穩健。
工人黨反對將消費稅調高至9%,並建議豁免基本生活用品。今年2月的國會辯論中,以2024和2025財年盈餘超出預期為例,批評政府預算估算失准。前進黨和民主黨也反對消費稅調高至9%,並呼籲回調至7%。
房價上漲和組屋供應課題也是獅城選民關注的課題,行動黨政府近年加快因疫情延誤的組屋建設,並多次推出降溫措施穩定房市。受疫情影響的預購組屋已在今年3月全數交付。
工人黨建議增加預購組屋和租房市場的公共住屋供應,並加強援助年長者換住小組屋,同時收緊組屋屋主購置私人房產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