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4月15日),國際房產科技公司居外IQI在發布報告中指出,由於中國的最富裕階層已轉為看重自己的生活需求以及投資性價比,而不是想借房產作為移民手段,他們對美國和新加坡房產的興趣已有所下降。
去年,泰國成為中國高身價買家購房的首選地,他們踴躍購買當地價值500萬美元及以上的房產,人數比青睞美國的多,美國由第一熱門地點跌至第七位。另有泰國房地產資訊中心(REIC)的數據顯示,泰國2023年總共售出1萬4449套公寓,其中6614套公寓被中國買家搶購,幾乎占泰國全國已售公寓總數的46%,成為泰國房產第一大外國買家。
有更多中國人諮詢要購買澳大利亞房產,人數從2023年第四熱門國上升至2024年的第二。緊隨其後的是加拿大、馬來西亞、英國和韓國。日本則排名第八。
與此同時,新加坡500萬美元及以上的房產逐漸失去熱度,在中國買家中的受歡迎程度由2023年的第三位下滑至2024年的第九位。
居外在報告中表示,中國買家對美國和新加坡房產興趣下降,反映出他們更看重本身的生活需求而非取得國籍。「他們購買的是度假屋、孩子留學的住房,以及能夠支持他們生活方式的房產。」
根據居外的數據,去年94%的中國買家表示他們找尋的房產是適合他或他們的家人居住與使用的。相比之下,僅6.5%的受訪者表示購房是為了投資,僅3%提及要作為移民途徑,比例遠低於2023年的7.3%和2019年的11%。
居外指出,部分中國買家最中意的是靠近優質學校的地點。倫敦、溫哥華、雪梨和墨爾本等城市因此依然吸引這一人群,生活的考量現已超越了財務規劃。
居外預計,未來提出 「細緻需求」 的中國客戶會更多,例如指定靠近頂級國際學校的房產。此外,由於部分國家終止了居留簽證與房地產掛鉤的計劃,中國買家的購房偏好也隨之改變。
例如,西班牙正準備結束其 「黃金簽證」計劃,該計劃允許外國人可以通過購買價值至少50萬歐元(約合74.7萬新元)的房產獲得居留權。愛爾蘭已取消發放其黃金簽證,投資於該國房地產信託基金200萬歐元以上的外國人再不享有這份待遇。
居外回溯說:「這些政策曾向中國投資者發放了超過1萬1千份簽證。」 並總結道:「終止這類掛鉤計劃,對有些買家來說,這斷了他們的移民念頭。」
坐落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新柔關卡附近的公主灣項目,毗鄰新柔經濟特區,而在新山附近的教育設施資源,正受到中國賣家的青睞。
在亞洲地區的另一廂,馬來西亞越來越受到中國買家的垂青。馬國在2024年排名快速爬上第四,而2023年排在前十之外。
居外表示,吉隆坡、新山和檳城這些地方的房產搶手,它們完善的教育基礎設施尤其亮眼,讓家長放心,這正中中國買家的新胃口。
居外也說,馬來西亞的 「我的第二家園」(My Second Home)長期居留計劃也做了調改,此舉讓有錢的外國人更容易長期居留,還可通過定期存款購房,因此也激發了購房興趣。另一方面,與曼谷或新加坡比,吉隆坡及馬來西亞沿海地區的高端住宅在價格上低87%,但提供的空間、設施和體面感不遑多讓,性價比極高。
居外引用Savills Research的數據說,新加坡的高端房產均價為1810美元/方尺,曼谷為1090美元,吉隆坡僅為24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