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行動黨新面孔吳函燕認為,幫助居民最重要的是「真誠和真心」。
39歲的吳函燕是數碼發展及新聞部前司長;在公共服務領域16年的她,選擇在本屆大選踏入政壇。她的父親在基層組織當義工超過40年,母親曾是一名教師,從小看著父母為他人服務,也讓她深受影響。
她受訪時透露,決定踏入政壇是希望從另一個層面為國人服務。
「這讓我能繼續在國家層面參與政策的制定,增加和居民交流的機會,確保我們的政策有真正的影響力,要不然也只是紙上談兵。」
身為在職母親同時是夾心層 除了家庭的影響,身為三個孩子母親的她認為,如何把新加坡打造成一個能稱之為家的地方,變得更重要和迫切。
「每一個家長都希望他們的孩子,能有比自己更好的未來。」
她坦言,身為在職母親還是夾心層,同時兼顧工作和家庭並不簡單。雖然政府近年來推出更多政策和援助,支持全職工作的家長,但社會觀念仍需改變。
「我們能否成為一個更具有包容性的社會?或許可以天真和樂觀的認為,未來某個時候,人們不必被迫在 『我是否應該放下事業,還是應該留下親人獨自一人』之間做出選擇。我希望有一天,人們可以自由的轉換生活中不同的角色,而這能通過不同方式實現。」
自本月初辭去司長職務後,吳函燕多次同義順集選區原任議員出席活動;早前宣布轉戰馬林百列-布萊德嶺集選區的費紹爾副教授,也向媒體介紹吳函燕為義順集選區的潛在候選人。
希望傾聽居民心聲近期開始走訪義順的吳函燕,將義順形容為一個「溫暖的社區」,並表示這裡居民的凝聚力超出她的想像。
此外,多次和該區前議員李美花一起走訪居民的她,也表示從李美花身上學習到許多。吳函燕說,李美花為居民發聲的能力和意願,引起她的強烈共鳴。
「對我而言,無論是代表哪一個選區,國會議員的角色就是要聆聽居民的心聲,是代表選區發表看法的人。這是我想從李美花博士身上學習到的一點,以及她與居民輕鬆溝通的能力。」
吳函燕把「保持真心,呈現真正的自我」定為自己的該服務目標;她認為,「真誠和真心」是作為議員最重要的素質。
「願意伸出援手、謙虛傾聽居民的想法和顧慮,以及他們的理想。」
她也表示,一些超出選區層面、屬於不同階層新加坡人的心聲的課題,她也會關心。有些更嚴肅的課題,如國際局勢和就業機會,必須經過鄭重的考量和探討。但有些則是出現在社區內,像是基礎設施方面的需求,這些都是議員能夠介入和提供幫助的地方。
如果被給予機會,她希望先聆聽居民的心聲,了解他們所需要的,再找出如何幫助他們的最佳方案。
吳函燕曾是數碼發展及新聞部屬下智慧國策略事務處(Smart Nation Strategy Office)和國家人工智慧政策與戰略小組的司長。之前也曾在總理公署的政策策略署(Strategy Group)工作了將近四年,負責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工作。
在那之前,她也在經濟發展局工作約十年,其中包括在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工作三年。
「政策不可能照顧所有人的需求」吳函燕說,公共服務和政壇都是以新加坡的最佳利益為導向,但國會議員的角色讓她更靠近居民,以更直接的方式照顧居民,這點讓她感到興奮。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這能提供一個豐富的學習經驗,幫助我看到之前在國家層面制定的政策,如何在個人層面帶來影響,(探討)還能在社區做些什麼?政策不可能照顧所有人的需求,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