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秩序重构、地缘政治紧张与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挑战,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第十四届“S. Rajaratnam讲座”上说:
“新加坡虽是一个依赖全球秩序繁荣的小国,但绝非被动的旁观者,我们已具备“主动塑造命运”的能力,将通过深化国际合作、强化区域一体化和拓展全球伙伴网络,在分裂的世界中开辟发展新路径。”
* “S. Rajaratnam讲座”由新加坡外交部主办,以建国元勋拉惹勒南命名,是探讨外交与国际关系的年度高端论坛。本届讲座吸引900余名政府高官、外交使节及学者参与。
论全球秩序瓦解与中美格局新变
黄循财表示,当前全球合作框架、既定规则以及稳定秩序正处于瓦解态势,曾经支撑并维系这一秩序的条件已荡然无存。
他指出:“在美国国内,民众对于参与全球事务的支持率呈现出下滑趋势。众多美国人感觉自己被全球化进程所抛弃,他们所处的社区面临失业困境、工资增长陷入停滞,还饱受社会秩序混乱之苦。同时,人们愈发清晰地意识到,其他国家在美国提供的安全保护以及进入美国市场的过程中,获取了不成比例的利益,然而给予美国的回报却极为有限。”
黄循财进一步阐述道,“9・11” 事件之后美国发动的战争,加深了美国公众对卷入国外复杂事务的厌倦情绪,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新冠疫情的爆发,更是带来了进一步的破坏与混乱。
基于此,他强调,美国国内当下存在一种强大且不断增强的趋势,即将关注点转向国内优先事项,并削减那些代价高昂的海外事务投入。
“在现任美国政府执政期间,这种转变尤为显著。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曾强调,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独特角色是一种‘反常现象’,是‘冷战结束的产物’。这种情绪实际上反映了美国社会更深层次的结构性变化,因而这或许并非仅仅是一时的政策调整,而是‘美国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新常态’。”
与此同时,黄循财提到,中国在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中获益良多,现已发展成为与美国近乎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
“如今,成长于经济快速增长和国家复兴时期的新一代中国人,坚信‘东方在崛起,西方在衰落’。他们更为自信,决心洗刷过去的耻辱,确保中国在他们所认为的世界舞台上占据应有的地位。”
新加坡具备能动性,非被动旁观者
黄循财指出,当前全球秩序正经历深刻变革,多边贸易体系面临瓦解风险,大国博弈加剧了规则碎片化。尽管新加坡作为高度依赖全球化的小国易受冲击,但与1965年独立时相比,我们已拥有更强大的资源、能力和国际网络。
尽管仍处于未知的水域且缺乏自然资源,但新加坡已经建立了深厚的能力和财务储备,展现出更强的韧性和适应性。我们不能在变化环境中做被动旁观者,必须积极塑造命运。
全球变局下的新加坡定位: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塑造”
黄循财总理强调,新加坡将以敏捷和果断的方式应对全球转型,他提出三项核心策略:
1. 贡献全球公域治理,强化多边主义
新加坡将在多边论坛中发挥建设性作用,通过建立共识和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哗众取宠。
此外,新加坡还将通过发展伙伴关系计划分享其发展知识,该计划已使来自 180 个国家的 155,000 多名官员受益。
外交部将设立新的发展伙伴关系部门,扩大对非洲、中东、拉丁美洲、太平洋和加勒比地区等更远地区的合作资源,并将数字经济和可再生能源等新领域纳入合作范畴。
2. 推动东盟深度一体化,构建经济韧性
新加坡的目标是在东盟范围内实现 100% 的关税取消,并进一步减少非关税壁垒,以促进公司跨境经营。
黄循财总理表示,新加坡正在与马来西亚、东亚峰会合作伙伴等密切合作,通过具体项目加强区域架构的相关性。2027 年,新加坡将接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届时将进一步深化区域一体化,巩固东盟作为“亚洲和平繁荣之锚”的角色。
3. 拓展全球伙伴网络,应对多极化挑战
新加坡将继续与一系列合作伙伴发展更多样化和更深入的关系。尽管已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主要协议,但新加坡必须走得更远,以保持贸易和投资的开放流动。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