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羽毛球姐姐進南洋,弟弟進RI!新加坡國手媽媽透露育兒秘籍

3天前

辣媽牛娃採訪系列又來啦!

今天我們採訪的是

培養了倆新加坡羽毛球國手

的媽媽Katherine

她的育娃秘籍是什麼?

怎麼讓孩子做到運動學習兩手抓?

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運動世家的基因傳承

Katherine出生在運動世家,雖然沒有像父親一樣從事籃球運動,但機緣巧合下她遇到了一位非常優秀的羽毛球老師。在老師的帶領下,她中學入門羽毛球,一路打到大學畢業,取得了不少成績。

有了孩子之後,在羽毛球運動上獲益頗多的Katherine將她熱愛的運動推薦給自己的女兒和兒子(Khloe和Kaiser),在孩子們7、8歲的時候,她便開始帶著兩個孩子打起了羽毛球。

沒想到,兩個小傢伙初接觸羽毛球,既有身體協調性,對羽毛球也有很強的理解能力。Katherine對此非常驚喜:「我當時就想,不能浪費孩子的天賦,原本只是打著玩玩,現在看來得認真找教練了。」

於是,從2016年開始,Katherine就開始帶著Khloe和Kaiser嘗試進行專業的訓練。最開始只是在家附近的羽毛球館練習,後來經人介紹了解到DBTC俱樂部。Katherine經過一番考察,兩個孩子自此開始每周進行六次專業訓練。

他們一天的安排通常是這樣的:每天放學後,Katherine會送Khloe和Kaiser去俱樂部訓練,陪兩個孩子完成訓練;回到家後,還會監督孩子們做完學校布置的作業。「我一直和Khloe、Kaiser一起努力安排時間,絕不會因為訓練耽誤學業。」

他們2016年加入DBTC俱樂部, 一年後,在2017 年,他們兩個在新加坡羽聯組辦的Alpha羽毛球比賽拿了季軍。孩子還在9歲就去印尼參加BWF世界羽聯競標賽,也在8-9歲那年在新加坡羽總(SBA) 組辦的比賽拿了獎牌。他們的PSLE都考到特優(A和A*)理想的成績,最終DSA進入南洋和萊佛士書院。

在問到為什麼這麼辛苦,還要堅持進行專業訓練時,Katherine說:「因為我自己就是從這條路走過來的。我知道競技體育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當你通過努力得到榮譽的那一刻,你會獲得無與倫比的成就感!這份美好我到今天都忘不掉。」

Katherine通過親身經歷深刻的認識到,羽毛球運動不僅能提升孩子們的身體素質,競技體育帶來的責任感、團隊合作和抗壓能力,對他們的成長教育更是有很大用處

體育和教育,其實不分家

自從Khloe和Kaiser開始走專業路線,Katherine就化身為「嚴格的教練母親」

即要作為監護人,全程陪同孩子們的訓練;也以運動員前輩的角度,感同身受孩子們的艱辛、提出相應的建議;她更是要和俱樂部教練打配合,做「家庭教練」,時刻關注孩子們的飲食、睡眠,保證他們能以最佳狀態應對比賽。

很多「雞娃」的家長希望孩子有所成就,不管是學習、體育還是藝術,唯一能想到的方法就是堆砌時間。每天逼著孩子花大量時間學習、練習,這些孩子不要說玩的時間,甚至連充足的睡眠都無法保證,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的大有人在。

Katherine很不認同這種教育方式。運動員出身的她,深知這些人為強加的壓力沒有一丁點好處,只會產生負面影響。如何規劃時間,是她教給孩子們的第一個課題。不是花的時間長就是有用的,關鍵是要想辦法提高效率,訓練孩子們在有限的時間裡高效完成任務。

雖然Khloe和Kaiser對於羽毛球很有天賦,但是進入專業賽道後,到處都是更優秀的人,姐弟倆難免受挫,甚至會有想放棄的時候。每當這時,Katherine就會耐心聽取孩子們的煩惱,幫他們分析、提出自己的建議,並且尊重孩子們做出的決定。

Katherine坦言:「我不會逼著他們去做事情,而是會耐心地加以引導。我會讓他們明白,堅持和自律才是成功的關鍵。」

Katherine的鼓勵,讓Khloe和Kaiser沒有像同齡的孩子那樣,因為「叛逆期」和家人疏遠。相反,他們的關係可以稱得上是模範親子,兩個孩子很願意和母親分享自己的小秘密,簡直到了無話不說的程度。

母子間的溝通讓彼此了解更多,因此更能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彼此的緊密關係,又會推動著他們更願意向對方吐露心聲。在這種良性循環下,Khloe和Kaiser不僅在羽毛球賽場上屢創佳績,還通過DSA進入了新加坡的頂級中學。

羽毛球也能敲開名校大門

DSA(Direct School Admission)是新加坡教育部在2004年推出的直接收生計劃,學生可以憑藉自己的特長報名更頂級的中學。憑藉優秀的羽毛球實力,姐姐Khloe進入了南洋女子中學(Nanyang Girls』 High School),弟弟Kaiser進入了萊佛士書院(Raffles Institution)。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通過DSA進入名校之後,學業不可避免會變忙,因此再堅持專業訓練會變得很困難。但Khloe和Kaiser並不想放棄羽毛球專業,畢竟他們從中獲得良多。

所以哪怕姐弟倆失去了一些社交時間和休息時間,但他們都認為很值得,因為是俱樂部把他們帶向了更大的世界。自從加入DBTC後,孩子們都會在假期隨隊訓練和旅遊,他們已經去過印尼、泰國、中國、丹麥等等地方,也結識了很多國外的朋友。這些經歷,也豐富了他們的眼界。

Katherine知道職業體育的路並不好走,她也理解那些不願意讓孩子當運動員的家長。畢竟和這條不確定的道路相比,認真讀書的收益會更加清晰可見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Katherine不會讓孩子們放棄讀書,而是想和Khloe、Kaiser一起探索校園和賽場的平衡點。她清楚地知道,培養一個優秀的運動員,既要有家庭的支持,更要有社會的托舉

三位一體的冠軍養成記

Katherine說,Khloe和Kaiser能在十幾歲的年紀達到國手水準,是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悉心培養的結果。

01 1、家庭的陪伴

平日裡,Katherine不僅全程陪同孩子們訓練,還會注重孩子們心理素質和戰術思考的培養。要知道,高手競技比拼的不只是體力,更是智力。賽場上瞬息萬變,你在幾秒鐘之內做出的決策,往往就會決定比賽的勝負!

Katherine會和孩子們一起觀看世界級選手的比賽,分析高手們的戰術,吸收他們失敗、成功的經驗為己所用。她還會在帶著孩子們出國訓練、旅遊、比賽的時候,積極和不同國家的羽毛球運動員、教練員切磋交流,做到在賽場上知己知彼。

此外,Katherine也清楚地知道,想要保持長期的競爭力,身體是需要休息和康復的。要知道,嚴重的傷病可能會摧毀運動員的職業生涯。因此她會協助Khloe和Kaiser合理規劃訓練和休息的時間,確保他們的身體每次都能充分恢復,才能一直活躍在賽場上。

02 2、學校的重視

學校方面也對這些為校爭光的校隊成員有所照顧。當Khloe和Kaiser因為比賽不得不錯過課程,老師們會在課外時間對孩子們進行輔導,不會讓他們把課業落下。

為萊佛士書院贏得冠軍後,校長親自為選手們頒獎

Khloe賽後和南洋女中校長合影

另外,作為目光長遠的家長,Katherine希望學校在提供學業幫助之外,還可以為體育生拓展更多職業規劃的選項。「如果體育生們對未來的發展有更清晰的方向,應該會讓他們在學業和職業發展上走得更遠。很希望學校能夠重視這一點。」

在新加坡,政府會為學校提供針對優秀運動員的獎學金和各類資助計劃。對此Katherine很是讚賞,幫運動員減輕經濟負擔,無疑會促使更多優秀的苗子投入到這項運動當中,實現自己的夢想。

03 3、社會的支持

Katherine提到,新加坡政府有很多高質量的運動場所,像是羽毛球的訓練場地就有很多。不僅如此,政府還配套建立了健身房、康復中心和運動科學支持場所,讓運動員從訓練到體能,再到康復治療,能「一條龍」享受專業支持,是政府重視體育運動發展的象徵。

圖源:djarumbadminton.com

運動環境變好,也會促進產生優秀的知名運動員。這無疑會提升社會對體育生的認可度,看到成功案例的家長們也會更願意孩子選擇體育道路。另外,知名運動員的出現,也會吸引更多人進入這項運動。參與的人多了,這項運動也會越變越好。

想培養體育冠軍?秘訣在這裡

如今,Khloe和Kaiser已經是國手級別的羽毛球選手,對於同樣想走體育道路的家長們,媽媽Katherine給出了一些個人的建議:

最重要的是熱愛和堅持

Katherine強調,孩子的興趣需要放在第一位。職業道路的艱辛是常人難以承受的,只有孩子真正喜歡這項運動,他才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堅持走到底。


相关文章

  • 「我要一輩子養你!」新加坡男子因為這句話,每月需給前妻6000新!
  • 今年!新加坡新增7條直飛航線!中國、韓國、印尼、越南等地都有
  • 人在海外度假還能投票嗎?新加坡不投會被罰款?一篇說清!
  • 孤獨、租房、無存款、單身狗,他們才是新加坡過得最掙扎的一群人
  • 新加坡半西式半傳統咖啡店:Courtyard Cafe
  • 新加坡擁有多元文化和綠色體驗,適合年輕人城市漫步
  • 今年!新加坡新增7條直飛航線!中國、韓國、印尼、越南等地都有
  • 新加坡老易與香港雨果
  • 新加坡超便宜的10款預製菜!每月省下一半伙食費!還有誰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