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當我的娃和我的媽都得了流感......」

3天前

原文發表於公眾號「游牧民族在小坡」

2月初,大S因患流感在日本離世,朋友圈也里傳來不少孩子感染流感的消息。一時間,家長們的神經都緊繃起來。於是,原本收納起來的口罩又拿了出來。不過,我心中還有一絲僥倖:流感大多爆發在冬季,新加坡位於熱帶,流感發生的幾率應該會更低。

直到某娃在學校傳染了流感,我才發現這是一個認知誤區——在溫帶氣候下,季節性流感主要發生在冬季;而在熱帶地區,流感可能全年發生,造成更不規律的爆發【來自世界衛生組織官網】。

2月20日周四晚上,某娃睡覺前喊喉嚨痛,我當時沒太在意,讓她先睡一覺,第二天看情況是否去學校。

第二天,早上5:50,某娃來敲我的房門,沒精打采地告訴我發燒了。某娃體質不錯,平時感冒一般3天能好,很少去醫院,可是聯想到前幾天看到的流感新聞,我有點擔心,趕緊給學校請了假。

那天,剛好隊友出差回來,在家休息半天,我便叮囑他帶孩子去離家不遠的keystone clinic看病。

其實,我家附近至少有兩家家庭診所,之所以這麼確定要去這家,是因為老母親提前做了點功課。一周前,我剛得過重感冒,當時去這家家庭診所看病時,就多問了醫生一句——是否有流感檢測盒和流感特效藥Tamiflu(奧司他韋),得到了肯定回復。不過,醫生檢查後,告訴我不用做檢測,因為我不是高燒,基本可以排除流感的可能性。

隊友名義上休息半天,實際上也是在家遠程工作,以為某娃只是普通感冒,給她吃了退燒藥就沒再多管。直到下午我打電話問,才得知某娃病情加重了,退燒藥都壓不住高燒了,於是我連催帶吼讓他帶娃去診所。

看到隊友發來的診斷結果,我竟然有種另一隻靴子終於落地的感覺。孩子檢測出乙型流感,配到了特效藥Tamiflu(奧司他韋)。一回到家,隊友就讓我趕緊吃藥。

「我又沒病!」

「醫生除了給某娃開藥,還給我們全家都開了預防藥。我和女傭都吃了。」

我好奇地接過藥——標籤上面果然寫著我的名字,還分別標註了用於預防和用於治療的不同劑量。而同樣的藥還有兩份,分別寫了隊友和女傭的名字。

再看給某娃的藥,同樣是奧司他韋,由於是給兒童的,雖是用於治療,劑量反而只有30mg。除了流感特效藥,醫生還給她開了退燒藥布洛芬和化痰藥。

這裡提一句,我們家裡有儲備新加坡人喜聞樂見的退燒藥panadol(撲熱息敏),但對於38.5度以上的高燒,撲熱息敏的效果不如布洛芬,這一次也在某娃身上也得到了驗證。去診所那天上午她服用了撲熱息敏,一開始還能壓得住,而下午隨著病情加重,完全壓不住高燒。到診所的時候已經測出39.5度高燒。

晚上,服用特效藥和退燒藥後,某娃的症狀得到控制,燒退了,但沒精神、沒胃口。總算晚上睡得還行,第二天繼續在家躺著。醫生給開了5天病假。

某娃說,流感還是比普通感冒難受多了,主要是頭痛,一會兒冷一會熱,發燒也發得高,還反反覆復,必須要靠紅藥片(布洛芬)壓下去。

從第三天起,某娃的症狀明顯改善,人精神了,發燒時間也變短了,溫度在38度左右。不得不說,流感特效藥的效果還是槓槓滴。

我、隊友和女傭也都按照醫囑服用了預防藥,都沒有症狀。到了第四天,某娃已經好了大半,只有一點流鼻涕,她開始吵著要去學校。我說,流感畢竟有傳染性,即使你感覺好了,但是病毒可能還在。你剛得病的時候不是也在抱怨同學把病傳染給你嗎?那你現在提前去學校是不是也可能把病毒傳給其他同學?最終某娃被我說服,老老實實在家待滿5天,滿血復活。

某娃回去上學後,她告訴這波流感讓班上一半同學都病了,老師中也有病倒的。可見流感的傳染性還是很強的,要不是有了預防藥,僅僅在家裡做簡單隔離,同一個屋檐下的家庭成員很難倖免。現在回想起來,相比新冠,我們家這次應對流感真的輕鬆太多了:

一是得益於充分的信息準備,在流感之前我了解到檢測方式、特效藥等,雖然知道有風險,但沒有那種對於未知病毒的恐懼;

二是感恩新加坡家庭診所醫生的快速診斷、充足的醫療物資和細緻清晰的醫囑,尤其是周到地為家庭成員配了預防藥,切斷了傳染鏈。

某娃康復後,我正準備和在國內的老媽講這次流感,結果視頻另一端,我媽說她前幾天也得流感了。「不過,你放心,我已經好了。」看我擔憂,我媽立馬安慰我。

這些年來,身在異國的我們似乎已經形成了一種默契,只有在康復之後才彼此報個平安,因為我們知道生病時告訴對方,除了讓彼此徒增擔憂外,幾乎沒有任何幫助。

原來,我媽是在新加坡和我們過完年後在回國的航班上被傳染的:當時后座有人咳嗽,可是她沒太在意,之後小睡一陣,也沒戴口罩,加上旅途辛勞,回到家就感冒了。

「媽嗎,那你後來去看醫生了?嚴重嗎?」

「還行,我用了一個中醫方子,把自己治好了。」

「啊?中醫也能治療流感?」

「能!我發你微信,你趕緊收藏下。特別有用。」

「好,你什麼症狀啊?」

「發燒38度,嗓子痛,咳嗽……」

「媽媽,你是重感冒吧,流感一般是38度以上的高熱……」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但也是傳染性的,就是在飛機上……」

「哦,那你現在好點了嗎?」

得知媽媽已經康復,我也不再和她爭辯感冒的性質。本想和她說說我們經歷的流感風波,話到嘴邊卻猶豫了。反正都好了,還是不要再讓剛剛康復的老媽徒增擔憂了。以後她看到我的文章自然就知道了。

寫下這段文字,也是想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這次流感的真實經歷,消除因信息不足而產生的恐懼。畢竟「恐懼來自於未知,而了解是消除恐懼的最好方式。」

— END —


相关文章

  • 孤獨、租房、無存款、單身狗,他們才是新加坡過得最掙扎的一群人
  • 新加坡榜鵝藏著30家必吃美食,低至2新起!
  • 新手爸媽快看!新加坡必逛的11家母嬰店都在這了!安全還便宜
  • 新加坡的Angelina甜品店
  • 李顯龍警告:中美關稅戰已突破臨界點!新加坡如何避免淪為大國博弈犧牲品?
  •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他祖籍海南,當過李顯龍的秘書,夫人呂子蕊
  • 人在海外度假還能投票嗎?新加坡不投會被罰款?一篇說清!
  • 企業出海必看:新加坡銀行開戶指南!
  • 在新加坡拿一個英國大學MBA,普通人需要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