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星期五)是耶稣受难日,也叫Good Friday,是新加坡的公共假日!
那这个节日有什么来历和讲究呢?一起来科普一下吧~
图源:pixabay
耶稣受难日是基督教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纪念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受难的历史事件。
了解这段历史,远要追溯到2000多年前,当时年约33岁的耶稣,已是当地很有影响力的人,他为百姓医病赶鬼,使瞎眼的得看见,使瘸子行走,使死人复活,总之他行了很多神迹,百姓也愿意听他讲道。从来都不相信神有一位儿子(也就是耶稣)道成肉身到人间的犹太教的祭司长和文士们,因为担心耶稣的影响力太大,于是心生嫉妒,在一起密谋怎样除掉稣杀。
达芬奇名画《最后的晚餐》,描绘的就是耶稣上十架受难的前夕,在和他的十二门徒共进最后晚餐时的场景。
在犹太人的逾越节当晚,耶稣被罗马兵丁钉死在十字架上,这一天是复活节前的星期五,标志着耶稣为人类赎罪而牺牲,三天后复活。全球约20亿基督徒都会在这一天参加特殊宗教仪式,包括礼拜、祷告和禁食等活动。
在新加坡,耶稣受难日被正式列为公共假期,这一决定体现了这个多元文化国家对不同宗教的尊重与包容。这种做法与新加坡"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的建国理念高度一致。
除了耶稣受难日外,华人农历新年、伊斯兰教的开斋节和哈芝节、佛教的卫塞节以及印度教的屠妖节都被列为公共假期。这种安排确保了不同宗教群体都能在重要节日获得休息和庆祝的机会。
HQ丨编辑
HQ丨编审
网络资料整理丨来源
pixabay丨图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