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有一道美食「辣死你媽」,你試過嗎?這裡推薦幾家我最喜歡的餐廳

2天前

隨著人們消費能力的提升,哪怕是最平民的美食,也能搖身一變,走上高級料理的舞台。近年來,越來越多頂級餐廳以本地美食為靈感,將不同食材與烹飪技藝巧妙融合用全新的方式重新詮釋小販料理。

電影《破·地獄》里的南無師傅許冠文,以「老祖宗傳下來的」說辭,就能振振有詞地打發掉所有奇思妙想。這種「守舊」的姿態,其實反映了我們對傳統的一種非理性的偏執。

我們常常推崇一份美食「忠於原味」,幾十年味道不變,仿佛這才是真正的珍貴。然而,越是執著這種信仰,越容易將美食供奉為文物,置於玻璃櫃中,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我們卻忽略了,所謂「傳統」,本就是無數次演變後的結果。

人生怎可能只吃一種椰漿飯?在本地眾多美食之中,椰漿飯是變化最多、適應力最強的一道。就像經濟菜飯一樣,依據佐料的選擇,價格可以從幾元到十多元不等。

本地除了傳統的馬來與華人版本,這幾年新加坡也流行起「馬來西亞風格」的椰漿飯。其中最大的特色,莫過於那一塊香氣四溢的炸雞(ayam goreng berempah)。以香茅、薑黃、南姜等香料腌制雞肉,炸後外皮酥脆、肉質多汁。吉隆坡的名店 Village Park 便是此道風味的經典代表——在人滿為患的餐廳里,炸雞顯然才是椰漿飯的靈魂。

話雖如此,我仍舊懷念那最傳統的椰漿飯。在馬來西亞的茶室里,總能看見擺在桌上的那一包包小巧玲瓏的椰漿飯,幾口就能吃完,模樣親切,就像家裡常備的暖心食物,擺在那兒,任人取用,吃完後再結帳。

和今天的椰漿飯相比,它或許顯得寒酸。但那以香蕉葉包成的金字塔形小飯包,不僅造型別致,打開時還有一股淡淡的葉香。飯里配著一小條炸得酥香的君令魚(ikan kuning),一兩片黃瓜、蛋皮,再加上江魚仔與花生。那一勺叄巴辣椒才是主角,拌進飯里,紅艷艷的,看起來也確實像椰漿飯另一個粗俗卻可愛的別稱:「辣死你媽」。這一包不過區區幾毛錢新幣,簡單、便宜,卻足以溫暖整個清晨,提醒了我們捉襟見肘的來時路,也說明了椰漿飯最初的身世,它就是為了早餐而存在的。

圖說:最傳統的椰漿飯,提醒我們的來時路。

我是後來上導遊課時才知道,「Lemak」 原來並不等於「椰漿」,而是指「脂肪」。在烹飪語境中,它特指椰奶帶來的濃郁口感與奶香。我們對馬來語一知半解,容易對號入座,也因此產生了許多誤會,甚至偏見。但這種誤會,其實也有幾分美麗。如果直譯為「脂肪飯」,只怕讓人吃得提心弔膽,哪還能好好享受?

以下餐廳都有很好吃的「辣死你媽」,請根據圖片的名字來搜地址,不少還獲得米其林評委的推薦,包括我個人蠻喜歡的Coconut Club。

關於作者:

葉孝忠,新加坡《聯合早報》專欄作者,前《孤獨星球》指南出版人,目前從事教書、出版和寫作等。他出版的暢銷書《食遇》,書寫新加坡本地美食,在各大新加坡書局出售。他也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兼任高級講師。 關於我們:

我們經常會舉辦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人文導覽,主題涵蓋歷史、文化、藝術、生態及美食等。由本地作家和專家帶領你了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最真實的生活。 想和我們一起探索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朋友,可以通過以下二維碼入群。


相关文章

  • 月薪2萬新幣!新加坡這10個高薪崗位太缺人!這些人每人可拿6000新幣
  • 新加坡大選在即,移民政策或將調整!申請PR/EP的黃金時機解析
  • 新加坡身份規劃怎麼選?這8種「綠通道」你必須知道
  • 新加坡如何成為東南亞生物醫藥和醫療科技的首選地?
  • 新加坡的Angelina甜品店
  • 新加坡榜鵝藏著30家必吃美食,低至2新起!
  • 在新加坡必吃什麼?推薦幾家米其林指南上榜的福建面~
  • 令人懷念的新加坡逸群海南雞飯
  • 孤獨、租房、無存款、單身狗,他們才是新加坡過得最掙扎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