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日將是新加坡一個具有歷史性的日子。
這一天,200多萬名新加坡合格選民將投票選出一個可以帶領新加坡在世界新秩序下繼續前進的強勢政府,或是一個被新時代民主思潮衝擊而產生的處處受制約的軟弱政府。
距離這一天約三個星期前的時刻,新舊兩代國家領導人先後發表了兩場重要演講,提醒新加坡人不要忽略的一些基本現實,可謂苦口婆心,他們都不敢把國人的選票支持當作理所當然。
這裡先說說國務資政李顯龍於4月14日在全國職工總會中心禮堂同工運領袖對話時的演講。
國務資政李顯龍在全國職工總會中心禮堂演講。(新加坡數碼發展及新聞部)
總額達1430億新元的2025年財政預算案是新加坡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預算案。李顯龍說,這是一份全面的預算案,提供人們最需要的支持。
政府今年為何這麼慷慨,因為地平線上烏雲密布,一場世紀風波正在醞釀中。
今年度預算算是為新加坡人提供暫時的安全感,真正的危機還未到來。但從李資政對目前美國和中國對抗的分析,可以預見接下來的中美競爭非常慘烈,對新加坡的衝擊很快就會感受到。
新加坡中央商業區與濱海灣。(路透社)
李資政說:
「特朗普和他的團隊都對對等關稅深信不疑,而這些目標將非常難以實現;因此,我們必須預期他會繼續追求這一目標,當採取的措施未能產生效果時,我認為他還是不會放手,而是採取更多強硬措施,這將對許多國家,包括新加坡,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
美國上星期五(4月11日)豁免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半導體晶片等進口電子產品的對等關稅,被解讀為似乎放鬆對中國的關稅壓力,因為中國是這些電子產品的主要來源國。
在美國那一邊隨即傳出更壞的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說,沒有任何國家能在關稅問題上脫身,尤其是中國。他將在一周內宣布進口半導體加征的關稅稅率。
美國上星期五(4月11日)豁免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半導體晶片等進口電子產品的對等關稅。(法新社)
中美之間「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美國對中國產品徵收的關稅稅率升至145%,北京方面則對美國進口產品設定125%的報復性關稅上限。中國認為關稅到了100%的門檻,基本上兩國的貿易脫鉤已成為事實。
所以,事實的惡化比任何旁觀者的想像更快,接下來的問題不在於美國還會把中國產品的關稅相應提高多少。
李顯龍也認為,關稅已達到一個數字不再有意義的水平。可以是100%,可以是200%,也可以是300%。這還會有多少生意可做?可能幾乎沒有,因為這是辦不到的。
美國與中國的貿易脫鉤已成為事實。(聯合早報)
曾準確預測2008年金融危機的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創辦人達利歐(Ray Dalio)星期天受訪時說,如果特朗普不能妥善處理關稅和其他經濟政策,他擔心會出現比經濟衰退更嚴重的情況。
他認為,美國如今處於決策關口,他呼籲把聯邦赤字降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以內,否則美國將面臨債務供需問題,後果會比一般的經濟衰退更糟糕。
來自美國的最新悲觀預測,似乎都在印證李顯龍的情景描繪。
特朗普上星期六(4月12日)晚上卻是帶著愉快心情現身邁阿密卡賽亞中心,觀看終極格鬥冠軍賽(UFC)。
特朗普4月12日晚上現身邁阿密卡賽亞中心,觀看終極格鬥冠軍賽(UFC),坐在他左手邊的是世界首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與兒子。(法新社)
賽前,他將這場賽事與貿易爭端引發的金融市場震盪相聯繫。
他說:
「我們在全球有很多場『戰鬥』,我認為其中一些很快就會傳來好消息,我們拭目以待。」
特朗普在百忙之中還有空觀看這類充滿暴力的血腥格鬥,是一個做給全世界看的政治姿態。
強勢的美國總統藉助「力量展示」推進其政治議程,特別是在移民與治安等問題上。放大到關稅戰,美國向全世界大展拳腳,關稅戰爭已不是數字遊戲,而是看誰最耐打,誰是最後還站在台上的人。
最近,新加坡前進黨主席陳清木醫生說,內閣部長就貿易戰向國人發出的呼籲,是要製造恐慌。他說,選民害怕事情發生,就會覺得投票給現任政府是最安全的做法。
李顯龍的這次演講相信也會在國際上引起關注,因為,只要把「新加坡」換成他們自己的國家,就可以對局勢所產生的廣泛衝擊有更深一層體會,故作老神在在的陳清木更應該好好讀一讀,充實一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