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偶考个WSQ育儿证书,带孩子参加社区活动;
申请前6个月让父母办LTVP长期探访准证;
全家买NTUC保险,医疗记录能证明稳定性。
数据说话:
带2位家属的申请成功率比单身高47%,特别是孩子在新加坡读书的,续签时直接多给半年。
7、义工不是摆设:要挑对组织
做义工要选新加坡官方认证的机构,比如:
新加坡心脏基金会(心脏复苏培训);
新加坡环境理事会(海滩清洁活动);
人民协会(社区节日筹办)。
操作技巧:
每月至少4小时,坚持6个月以上;
要拿到机构出具的参与证明;
在申请时附上活动照片+媒体报道。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8、被拒后怎么办?冷静半年再出手
第一次被拒要沉住气,这半年要做:
涨薪15%以上(让公司出薪资证明);
考个国际认证(比如PMP项目管理);
参加行业峰会(保留邀请函+合影)。
注意禁忌:
不要频繁换工作(会被认为不稳定);
不要申请其他准证(会被视为移民倾向不明确);
不要在社交媒体抱怨社会(大数据会监控)。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9、终极三要素:学历+行业+融入三位一体
记住这个公式:
(硕士学历+黄金行业)× 深度融入 = PR获批
现在马上行动:
今晚就报读1年制硕士;
周末参加行业研讨会;
带家属参加社区活动;
换新加坡驾照+买保险。
图/来源于NUS
10、避雷针:这些坑千万别踩
别信"包过"中介!所有材料必须自己提交;
不要用旅游签证申请,会被直接拒;
不要隐瞒婚姻状况,配偶收入要申报;
不要在申请期间换工作,会被视为不稳定。
新加坡PR不是终点,是让生活更松弛的起点。
注:参考资料来源于新加坡ICA,MOM,ACRA,《2024年人口简报》,2024年第四季《劳动市场报告》,NUS,联合早报等,综合公开新闻报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