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身份规划怎么选?这8种“绿通道”你必须知道

1天前     静姝     4230

移民身份规划

提到新加坡,大家常联想到“亚洲金融中心”“教育资源优越”“华人友好”。凭借稳定政局与清晰税制,新加坡正吸引越来越多高净值家庭、企业家与科技人才将其作为“第二居所”。

但新加坡身份规划并不只有一种路径。根据不同的身份背景与目标需求,新加坡政府设立了多个官方认可的移民项目——投资、创业、工作、家族办公室……总有一条适合你!

今天就带你一次看懂新加坡八大主流移民通道,助你理清方向,选对赛道!

1.自雇移民-Self-Employed EP

2.就业准证-EP

3.个性化就业准证-PEP

4.科技准证-Tech Pass

5.顶级专才-One Pass

6.创业准证-Entre Pas

7.家族办公室-FO(13D、13O/U)

8.全球商业投资者计划-GIP

自雇EP项目

新加坡自雇移民是通过设立本地公司,以股东兼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的身份,向新加坡人力部(Ministry of Manpower)申请高级就业准证(Employment Pass,简称EP),并为配偶、子女申请家属准证(Dependent Pass, DP),从而实现赴新经商与全家定居的双重目标。

申请条件

1.职位薪资要求

薪资需参考新加坡人力部发布的 PMET薪资标准。

2.资质与评分标准

申请人需满足COMPASS计分制(新加坡最新EP评估框架)得分要求。

3.家庭成员准证政策

配偶与未满21岁子女

EP持有人月薪 ≥ 6,000新币:可为配偶与未成年子女申请家属准证(DP)

申请PR时,配偶及未满21岁子女可作为附属申请人共同提交

父母

EP持有人月薪 ≥ 12,000新币:可为父母申请长期探访准证(LTVP)

不可与EP持有人一同申请PR,但可续签有效期最长5年的LTVP

工作就业准证

Employment Pass(简称EP) 是新加坡为吸引高素质外国人才设立的工作准证,主要发放给具备专业背景或担任管理层职位的外国人士。适用于管理人员、主管、项目专家等具有一定经验的专业人士。EP首次获批有效期一般为 1-2年,到期前可申请续签,续签同样需满足COMPASS计分制的要求。

申请条件

1.最低薪资要求

金融服务业:月薪不低于 6,200新币

其他行业:月薪不低于 5,600新币

2.综合评估标准

须通过新加坡人力部最新的 COMPASS计分制,从学历、薪资、技能匹配度、国籍多样性等维度进行综合评分。

3.名额限制

无正式配额要求,所有申请将由新加坡人力部基于公司背景与个人资历进行独立审批。

4.家属准证政策

月薪 ≥ 6,000新币:可为配偶与未满21岁子女申请家属准证(DP)

月薪 ≥ 12,000新币:可为父母申请长期探访准证(LTVP)

永久居留权(PR)

持有EP后可直接申请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PR)

配偶与未满21岁子女可作为附属申请人一并提交

父母和年满21岁的子女无法作为PR附属申请人,但可申请长期探访准

个性化就业准证

PEP(Personalized Employment Pass) 是新加坡为吸引全球高收入专业人才设立的个性化工作准证。与普通EP不同,PEP准证不绑定雇主,持有人拥有更高的职业灵活性与自由度,更换工作仅需通知人力部,无需重新申请准证。

申请要求一览

1.薪资门槛

新加坡EP持有人:现有月薪不低于 12,000新币(年薪 ≥ 144,000新币)

海外专业人士:最近月薪不低于 18,000新币

薪资证明必须在申请前六个月内发放

2.工作限制

不可在新加坡创办或经营自己的企业

可担任非本人持股公司的薪酬董事

家属与身份规划

1.可为配偶、21岁以下子女、父母申请

家属准证(DP)

长期探访准证(LTVP)

2.满足条件后,PEP持有人可申请新加坡永久居民(PR)

家属可作为附属申请人一并申请PR

新加坡科技准证

Tech.Pass 是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于2020年推出的一项高端人才计划,旨在吸引全球顶尖科技人才落户新加坡,进一步推动本地科技生态的发展与全球化。

项目亮点

1.极高自由度:无需受雇于本地公司,即可申请。

可作为企业雇员、创始人、投资人或董事等多种身份在新加坡开展业务。

持准证期间可灵活切换角色,不需重新申请。

2.适用人群

全球科技高管

科技企业创始人

技术产品研发负责人等

申请条件(满足以下任意两项)

1.高薪资背景

过去一年固定月薪不低于2万新币或等值外币

2.高管经历

曾在市值≥ 5亿美元或融资额≥ 3000万美元的科技企业中,担任高级管理职位 ≥ 5年

3.产品主导经验

主导开发过月活用户≥ 10万 或年收入≥ 1亿美元的科技类产品,累计经验≥ 5年

准证转换说明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