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住房保障領域
新加坡的居者有其屋計劃堪稱典範
從組屋的建設到分配
成功實現了全國住房自有率
高達90%的成就
近日當局再度推出多項與購房相關的新措施
進一步完善住房政策
組屋、EC供應量創新高
新加坡建屋發展局於今年2月展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剩餘組屋銷售活動,共推出約5500個單位。國家發展部部長李智陞近日透露,政府將在今年7月進行第二輪銷售,預計再推出約3000個單位。兩輪合計推出的剩餘組屋總量將達到約8500套,為自201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為進一步緩解購屋壓力,政府也加快預購組屋(Build-to-Order Flats,簡稱BTO組屋)的推出節奏。根據規劃,從今年至2027年,將陸續推出超過5萬個BTO單位,其中約1萬2000套的等待時間將控制在兩年多,顯著縮短等待周期,特別適合急於入住的家庭。
在執行共管公寓(EC)方面,政府今年上半年已通過正選名單推出近1000個單位,下半年還將再推1000個,使得全年EC單位供應總量達到2000套。這一數字是近年平均水平的兩倍,亦是近年來EC市場供應的最高記錄,為中等收入家庭提供更多擁有私宅生活方式的機會。
年輕情侶首付低至2.5%
而對於年輕人買房當局也推出了相應的利好政策,為了幫助年輕人買房,從6月預購組屋銷售活動起,新加坡政府將擴大「延遲收入評估計劃」的適用範圍。只要申請的情侶中有一方仍在上學或服兵役,他們就可以等到房子即將交付時再進行收入評估,也就是在他們收入更穩定後再做評估,以獲得更高額度的貸款,簽署購屋協議時首付金額也從5%降至房價的2.5%;支持他們購買更大或位置更好的組屋。
李智陞舉例,如一對情侶一人月入3500新元工作一年,另一人仍在讀書,按現有條例只能買得起起三房式組屋單位;若想換更大房子,可以通過擴大後的延遲收入評估計劃,若兩人都已經工作,總月入達到7500元,可申請更多房貸,就能購買售價約50萬元的五房式組屋單位。
單人持有房屋增多
近年來,新加坡獨自買房的趨勢正在加強。數據顯示,在過去10年近40萬宗私人住宅交易中,約65%為單人持有,遠高於雙人共同持有的比例。相比十年前,這一比例明顯上升。分析指出,這一趨勢背後可能涉及多個原因,包括為避免額外買方印花稅(ABSD)、更高的資產規劃自由,以及單身人士購房需求的上升。
這一趨勢也同樣體現在組屋市場。根據統計,2014年單人持有組屋的比例為30%,到了2023年已上升至33%。對於外界關於降低單身者購買組屋年齡門檻的呼聲(現為35歲),國家發展部部長李智陞回應表示,當局目前尚未準備好作出調整,但理解並關注社會各界的聲音,相關課題仍在積極探討中。
屋主就業援助計劃
新加坡建屋發展局將於4月起試行屋主就業援助計劃,協助失業且拖欠房貸的組屋屋主重返職場。預計約1200戶家庭將受惠。
該計劃將由、職業指導人員將為符合條件的屋主量身制定求職計劃,並協助他們尋找全職工作。與此同時,建屋局也將提供臨時財務援助,包括減免、延期貸款分期付款,或暫停支付利息長達一年,以減輕屋主在求職期間的還貸壓力。
計劃試行期間將收集反饋,作為是否延長或擴大實施範圍的依據。有意申請者可通過 go.gov.sg/hdb-branch-appt 預約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