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連續上漲,民生問題再次成為焦點。分析師指出,儘管政府推出多項援助措施幫助國人應對,但選民期待見到政黨提出更有效的長期解決方案。
新加坡管理大學楊邦孝法學院副教授陳慶文說:「有些選民認為任何政黨想要贏得選票,必須提出一貫和可行的方案來應對國內通貨膨脹。這個很重要。這包括商業大樓的租金。因為如果這持續一段時間,問題是我們有足夠的公共資源嗎?」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社會研究室研究員張家綺博士則表示:「可能人們會擔心在這個援助停止之後,接下來他們如何應付,然後就再來是那些可能比較長期的一些計劃,這些計劃其實要看到成效是需要一點時間的,也許在這個階段還是沒有完全看到政策的一些結果。」
分析師也說工資是否能應付上漲的生活開銷,是問題的癥結之一。年輕選民更關心就業前景、住房等課題,年長人士則關注與退休有關的課題。學者指出工作和收入較為穩定的國人,可能想要在國會上聽到更多元的聲音。
張家綺博士說:「比較不會被這個關稅戰受到影響的話,他們也許會持有比較觀望的態度,或者會覺得我們現在在這樣一個比較不穩定的局面,我們可能需要更多不同的聲音,更多不同的意見才能會有更好的應對策略。」
至於中間選民,學者認為當中一些人或對特定議題更為關注,比如移民課題或中東局勢等,但整體訴求與大部分人相同。
陳慶文副教授說:「他們準備持開放心態,他們不僅想了解每個政黨對他們關心的議題所持有的立場,也想進一步了解候選人。他們當中的有些人會關注各政黨的競選活動,看這些競選活動是否以公平的方式進行。」
更多相關報道,請瀏覽《大選2025》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