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循財總理說:「這次SG60選舉最終關乎我們的未來,歷史很少對小國友好,人民行動黨將盡一切努力讓這個奇蹟儘可能長時間地持續下去。」
隨著新加坡國會解散進入第三天,選情逐漸升溫,執政黨人民行動黨與最大反對黨工人黨紛紛公布競選綱領,同時各黨派的新面孔也陸續亮相,為即將到來的大選增添了新的活力和看點。
01 人民行動黨:更新團隊,延續新加坡奇蹟
2025年人民行動黨在競選綱領中打出「世界劇變,團隊更新,堅持初衷,確保每一個人都能有光明的未來」(Changed World, Fresh Team, New Resolve – Securing a Brighter Future for You)的口號,強調在動盪的國際環境中,新加坡需要一個強大而團結的政府來應對挑戰。
黃循財總理在發布會上承諾,將致力於延續新加坡的繁榮與穩定,打造一個充滿活力的經濟環境,為全民提供優質的工作和機會。
行動黨的綱領涵蓋了多個關鍵領域,包括
1、發展蓬勃經濟,創造優質就業機會;
2、加強教育制度,實現全齡學習:讓每個孩子都能發揮所長,每個成年人都能不斷提升技能,獲得更好的工作;
3、確保可負擔的優質房屋;
4、推動健康老齡化,讓新加坡人能夠健康、優雅地老去。
黃循財總理強調,這些政策旨在為新加坡人創造一個更加公平、包容的社會環境。他還特別提及「新加坡前進計劃」(Forward Singapore),強調需讓公民「感到與國家未來息息相關」,避免如其他國家般因中間階層衰落導致社會撕裂。
歷史性時刻:32名新候選人創紀錄
人民行動黨此次將派出32名新候選人參選,創下近30年來最大規模的新人陣容,其中13名為女性,占比超40%,彰顯政黨對多元化和代際更新的承諾。
「這支團隊將為新加坡的未來10至20年奠定基礎。」黃循財表示,「他們中的一些人將成為第五代領導核心,我們必須讓他們在挑戰中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8名新人將直接挑戰反對黨控制的選區(如後港、阿裕尼),被黃循財稱為「人民行動黨的戰士」,體現執政黨對每一席位的全力爭奪。
02 工人黨:全面政策建議,聚焦民生與民主
工人黨則以「為國效勞」為主題,提出了125項全面的政策建議,旨在提升新加坡人的生活質量。這些政策建議涵蓋五大重點領域:應對生活費壓力、推動經濟增長與機會、建設更公平的社會、深化民主與加強問責,以及強化國家安全與韌性。
工人黨秘書長畢丹星在記者會上表示,工人黨在本屆大選中派出的准候選人,將不足以實現反對黨議員占國會至少三分之一議席的中期目標,但選民投票給反對黨不會形成弱勢政府,因為人民行動黨不會失去多數議席的優勢。
畢丹星還指出,工人黨將繼續為新加坡人發聲,推動政策改革,確保政府更加透明和負責任。
工人黨公布了四名候選人,包括前外交官蔣佩珊、跨國企業法律顧問艾莉雅、市政會業務經理穆海民以及科技行業執行員張文傑。
公布了四名候選人心理衛生學院高級首席臨床心理學家王銳斌博士、金融科技公司擔任產品經理的劉宇揚、科技企業Teads亞太市場拓展滕沛源、工業安全設備公司創辦人陳欽德。
03 前進黨動向:新候選人亮相,東海岸集選區成焦點
新加坡前進黨也正式介紹了出征瑪麗蒙和哥本峇魯的准候選人,分別是區域風險諮詢公司總裁邱寶忠和前進黨第一副主席潘群勤的丈夫陳禮添。此外,因婚外情退黨辭職的前工人黨議員貝理安也加入了前進黨,準備參選。
東海岸集選區一直是行動黨與工人黨的必爭之地。本屆大選,東海岸集選區部分區域劃分出去,併入原屬馬林百列集選區的菜市和如切區,選民人數增加近2.8萬人,但仍維持五人集選區的規模。
上屆大選,副總理王瑞傑臨時「空降」迎戰工人黨團隊,最終險勝。本屆大選,新加入負責如切區的社區及青年部長兼律政部第二部長唐振輝,而原議員、總理公署部長兼教育部和外交部第二部長孟理產已宣布不會出征東海岸集選區。
東海岸集選區是否會繼續保持雙部長領軍陣容,以及王瑞傑是否有新的計劃,都將成為本次大選的看點之一。
04 選情展望:關鍵議題與選民關注
隨著競選活動的逐步展開,選民的關注焦點逐漸集中在幾個關鍵議題上,包括生活成本、經濟增長、社會公平以及政府的透明度和問責制。
黃循財總理一再強調,本屆大選對於決定新加坡的政治未來至關重要,一個強大團結的政府是應對動盪外部環境的關鍵。而工人黨則試圖通過提出全面的政策建議,吸引更多選民的支持,證明反對黨同樣能夠為新加坡的發展做出貢獻。
在接下來的競選活動中,各黨派將通過競選集會、社交媒體和社區走訪等方式,向選民展示他們的政策主張和候選人資質。選民的選擇不僅將決定未來幾年新加坡的政策走向,也將影響國家的長期發展和穩定。
本次大選將於5月3日投票,競選活動將於4月23日提名日正式開始。隨著競選日程的推進,各黨派的政策辯論和選民互動將進一步升溫,為新加坡的政治舞台帶來新的活力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