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美国关税冲击下,马来西亚基准股指较之去年进一步下跌。但马来西亚令吉在过去12个月中升值超过5%。
这带动马来西亚前50位富豪的财富综合增至900亿美元!
根据2025年福布斯马来西亚富豪榜,现年101岁的东南亚商界传奇人物郭鹤年目前的身价为114亿美元(约150亿新币、830亿人民币),较之去年略有下降,但大马首富的宝座依旧坐的稳稳当当!
但他至今仍未找到可以接班的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
从一家南洋濒临破产的米店
开始做大做强!
1923年,郭鹤年在福州仓山区出生,他的父亲郭钦鉴早年下南洋,在大马柔佛州开了一家“东升米店”。
日军侵华的那段时期,郭氏米店因为拒绝向日军提供粮食险遭灭门。当时才13岁的郭鹤年随母亲郑格如躲进了山林里,靠挖野菜维生。
那时他在新山接受英式教育,后来入读新加坡莱佛士学院与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成为了同窗,这奠定了他中西兼通的视野。
1945年,他奔赴伦敦学习期货交易,担任稻米交易员,在糖业交易所目睹了西方资本是如何操控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积累了宝贵的国际贸易经验。
这在他心中激起了一个念头!“亚洲人不能永远当原料的奴隶”
1947年,父亲病逝,家里的米店因为兄弟内斗面临分崩离析…
他回归家族企业工作,决定用母亲资助的3万令吉联合兄弟们重组公司,更名为“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当时正值大马战后重建,他靠着建材贸易在2年内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回国后专心做糖厂
成为亚洲糖王!
后来他关闭了米店,将所有的资金全部投到了炼糖业。1959年,他与日本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了马来亚制糖公司,大马第一家本土糖厂就此诞生!
他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从偏远种植园霹雳州承包了2万英亩甘蔗园,承诺长期以保底价收购,赢得了种植户们的信任,确保了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及成本控制。
同时还积极拓展销售网络,形成了从原料采购、加工再到销售的一体化经营模式。
后来在1963年时进行了一场豪赌,抵押全部身家购入巴西原糖,在伦敦期货市场建立多头仓位,2年后糖价突破历史高点时,他成功掌控8成东南亚糖市,建立了从印尼甘蔗园到香港精炼厂的垂直商业链路,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糖生产商之一,得到了“亚洲糖王”的称号!
一封来自北京的密函
让他踏上采糖救国之路!
1973年时,中国陷入糖荒,外汇储备仅剩7000万美元,郭鹤年得知这个消息后,毅然决定冒险接下30万吨秘密购糖任务。
如果这个消息走漏,国际糖价将会暴涨25%,中国财政极有可能会崩溃!
为此,他精心布局,明面上奔赴日内瓦参加糖业会议,吸引众人目光;暗地里,派出团队奔赴巴西疯狂扫货,这一招“声东击西”巧妙地避开了国际炒家们的围追堵截,最终以低价完成了交易!
此外他还通过期货套利为中国赚到了500万美元,相当于当时中国外汇储备的7%,他自己则分文未取!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